中國人民銀行(央行)2月4日宣佈自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自2012年5月以來,人民銀行時隔約2年零9個月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中國央行推出追加貨幣寬鬆的目的是在春節長假來臨、資金需求提高之際,改善企業的資金週轉情況。1月製造業景氣度出現惡化,去年11月降息的效果很難説明顯。因此決定放鬆貨幣政策,以消除經濟的不確定性。
人民銀行在2月4日的聲明中強調稱,「將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促進經濟健康平穩運作」。人民銀行於去年11月時隔2年零4個月進行了降息,但釋放的資金很多都流向了股票市場,股價上漲與企業業績毫無關係,這種資金遊戲呈現出過熱趨勢。
實體經濟並未好轉。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時隔2年零4個月低於50的榮枯線,生産和訂單萎縮明顯。而基礎設施投資效果得到浸透需要時間。市場有觀點認為,作為過渡性措施,有必要推出追加貨幣寬鬆。
在自2月18日起的1周裏,中國將迎來春節長假,企業的資金需求將提高。另一方面,由於擔憂中國經濟前景,海外資金流入出現放緩。據國際收支統計數據顯示,去年10~12月資本和金融收支出現912億美元的大幅逆差。
在中國,為了管理匯率行情,由銀行買入海外流入的外匯。如果資金持續流入,國內市場的人民幣將增加,反過來如流入放緩,流動性將暫時減少。人民銀行顯示出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與利率並駕齊驅的代表性貨幣政策手段),以確保流動性的姿態。
摩根大通認為「通過此次措施,有望增加6500億元的流動性」。但是,資金能否順利流向企業的生産活動等仍充滿未知數,此外在股票等市場,投機有可能趨於過熱。
(大越匡洋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