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日本伊藤忠經濟研究所匯總了題為《中國經濟,「李克強指數」是否準確?》的報告。在把握中國經濟動態時,很多觀點認為根據「李克強指數」計算出的實際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過高。但是也有人指出,李克強指數並不能完全反映中國經濟的實際情況,需要進行多方面觀察。
所謂李克強指數,指的是通過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餘額這3個經濟指標綜合推算中國經濟的實際情況,而不是看GDP。據説,李克強在任遼寧省委書記時就以此作為經濟參考指標。2016年後的耗電量和鐵路貨運量將繼續減少。雖然銀行貸款餘額仍在持續快速增長,但2015年4~6月的李克強指數同比增長2.4%,大幅低於中國政府發佈的「7%」的實際GDP增長率。
但是,李克強指數也存在問題。因為耗電量一項中並未包含約佔中國經濟總量一半的零售和服務等第三産業。2014年的公路貨運量上升至鐵路貨運量的9倍,很難説李克強指數是一個準確的經濟指標。加上第三産業的耗電量和公路貨運量後計算得知,2015年1~3月、4~6月的實際GDP增長率均為同比增加7.2%。如果使用結構性指標,那麼政府公佈的「7%增長率」就並不像輿論評價地那樣誇張。
6月的中國股市大漲,股市交易費大幅增加,金融業GDP一度快速增長是實現「7%增長率」的主要原因。伊藤忠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武田淳指出,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長率「約為6%~7%」。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