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需求的反映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統計指標體系」誕生了,中國國家統計局宣佈出台新的「統計指標體系」已有一個多月。該局10月2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7~9月中國的實際GDP增長率放緩至7.3%。世界正在擔心中國經濟會不會進一步減速。在這一背景下,新的統計指標體系能否成為準確反映中國經濟真實面貌的一面鏡子呢?
|
北京的一處建築工地(AP) |
40多項經濟指標如何反映結構改革進展?
國家統計局9月在其官方網站上刊登了題為《為轉型升級進程建立科學的量化尺規——〈基於需求的反映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統計指標體系〉誕生記》的文章。文章中充滿了該局為出台指標體系而作的自我表揚:「深感重任在肩」、「辦公室的燈光陪伴著他們度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傾注了大量心血」等等,等等。雖然難以想像這是政府機關的主頁上刊登的文章,但也可以説反映了統計局對此次工作傾注的熱情。
目的顯而易見,即要「反映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文章還承認「在反映經濟規模和增長速度上,統計數據一直存在偏頗」。如果真是這樣,通過這一指標應該能看出中國領導層提出的結構改革的進展情況。
在這一指標體系中,國家統計局首先列舉了「經濟穩定」、「創新驅動」、「資源環境」等8項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則包括「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率」、「債務餘額佔財政總收入比重」、「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率」以及「每萬名就業人員R&D人員全時當量」等40多項。
外界能夠了解的資訊基本僅此而已。如何排列40多項指標的先後順序,哪個更為重要,如何做出綜合評價?外界最希望了解的內容均還沒有透露。
由於政治體制不同,「中國的統計數據不值得信任」的觀點在歐美和日本依然根深蒂固。其中遭到質疑最多的當屬GDP增長率。由於沒有其他更加簡潔地評價地方政府政績的指標,不少聲音質疑「中國的地方政府似乎抬高了GDP增長率」。
李克強指數已經過時?
實際上能夠證實上述觀點的是李克強在擔任地方官員時的做法。李克強被認為通過「工業耗電量」、「鐵路貨物運輸量」以及「融資增加額」這3個指標來判斷地方的經濟狀況。海外媒體對此進行了廣泛報道,將這3個指標稱為「李克強指數」。在中國這一指數也一度受到關注。
不過,李克強似乎改變了一直以來的主張。9月在天津召開的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表示「7、8月份用電量、貨運量等指標出現一些波動,這是難以避免的,也是在預料之中的,因為國內外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多變,而且去年下半年我們發展的基數也比較高。看中國經濟,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單科’,更要看趨勢、看全局、看‘總分’。」背景在於,經濟結構開始從工業向服務業轉變。僅僅依據容易受工業影響的指標難以對經濟狀況進行正確判斷。
有時候因為統計方法的改變,人們對中國經濟狀況的理解也會隨之加深。例如,中國政府在2010年提出「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後,中國人民銀行(央行)便開始公佈「社會融資規模」這一數據。
不同於銀行融資,社會融資規模是在融資金融機構、信託商品等融資管道日趨多樣化的背景下,以整體金融系統為對象進行統計得出的。現在不經由銀行的「影子銀行」急劇擴大,動搖了中國的金融系統,而掌握影子銀行規模方面多多少少正是得益於這一指標。
也就是説,對經濟狀況和政策的評價隨著當局出台的統計指標以及各界關注點的變化而改變。瑞穗銀行(中國)的主任研究員細川美穗子表示,「目前的統計數據無法細緻掌握服務業的動態和各領域的就業形勢,而這些情況對觀察經濟改革的成果至關重要」。
那麼國家統計局宣佈出台新指標體系的真正意圖是什麼?僅僅是根據上級的方針來完成工作嗎?還是意味著即將發表使人能夠更冷靜地分析經濟狀況的統計數據呢?人們迫切想知道答案。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吉田忠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