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工資也買不起一套房的「解藥」
2016/12/21
房産稅不能徵收的理由有很多。如果統一徵稅後,增稅會導致個人消費減弱,可能導致經濟惡化。擴大免稅範圍,最終也會像上海和重慶試徵稅一樣不見成效,還會出現以假離婚等手段逃稅的人。對使用權徵稅原本就存在理論上的問題,另外資産的市值評估也很困難。住宅根據評估額計算方式的不同,也會出現不公平。
作為徵稅對象的房主當中也包括官員,自然會對房産稅的立法比較慎重。即使徵收房産稅,也很可能被設計成一項含有各種免稅條款、讓既得利益階層無需納稅的法律。如今的制度很難證明包括官員在內的所有人是否在納稅。曾在10年前大力提倡徵收房産稅的一名中國經濟學家現在卻冷淡地表示,「我認為不管徵不徵稅結果也是一樣的」。
在中國,目前並沒有公開權力階層的資産。而如果只有力量較弱的人群支付房産稅,權力階層卻不支付,這種不平等還會不斷擴大。半個世紀前的文化大革命將牟取特權的官僚稱為走資派(走資本主義道路的人),成為打倒對象。雖然不能對文革給予全面肯定,但初期讓民眾投入革命的正是對官僚特權社會的憤怒。要想改變不平等的社會,難道只有這種蠻橫粗暴的方式嗎?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