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建投資放緩或擴大地方差距
2018/05/16
![]() |
中國領導層似乎認為PPP成為了違法融資的「幌子」。5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劉愛華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PPP在中國是比較新的事物,發展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所以針對這些不完善的地方,採取一些措施規範清理,從長遠來講,對PPP項目自身的穩健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對整體投資的穩健運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過,這對於地方城市來説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觀察中國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2018年1~3月的國內生産總值(GDP)發現,實際增長率放緩的地方不在少數。在31個地區中墊底的天津市僅增長1.9%。其後是吉林省(2.2%)、內蒙古自治區(4.6%)、遼寧省和海南省(均為5.1%)。這些都是經濟嚴重依賴投資和新産業沒有發展起來的地區。
GDP統計的修正也在産生影響。天津和內蒙古2018年1月承認了虛報統計,吉林也被黨中央指出了虛報。如果不在2019年之前消除統計虛報,地方政府將面臨嚴厲處罰。
在31個地區中,1~3月高於全國增長率(6.8%)的只有18個地區,為2008年以來最少。和全國相同的有1個地區,而低於全國增長率的有12個地區。以前,整體的約9成地區高於國家的增長率,處於非自然狀態。GDP的虛增部分被壓縮,中國本來的經濟面貌開始顯現。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北京 原田逸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