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市場(不含日本),對沖基金的投資資産額自6月起連續4個月出現減少。據新加坡調查公司eurekahedge統計,世界對沖基金在亞洲的投資餘額截至5月底持續增加,合計增至1611億美元,但受中國上海股市暴跌的影響,投資業績出現惡化,在6月以來的4個月裏,投資額減少了約6%。不過,很多對沖基金對中國等亞洲的增長預期仍然濃厚,撤走資金的情況並未蔓延。
全球對沖基金對「不含日本的亞洲」(大部分為對中國投資)的投資資産額截至10月底約為1500億美元。雖然10月底比上月增加1%以上,但在截至9月底的4個月裏減少了約100億美元。
如果分析連續4個月出現減少的原因,股價下跌等投資成績惡化導致的「投資業績因素」影響合計達到約100億美元以上。在這一期間,上證綜合指數一度下跌約4成,因此對沖基金的投資業績也隨之迅速惡化。
另一方面,投資者撤走資金的「投資者因素」在相抵之後僅為不到1億美元。有報導稱,因中國經濟減速而遭受打擊的英國Liongate Capital Management將考慮清盤,但這種撤出資金和暫停投資等的案例僅為一部分。
「即使中國經濟增長率降至5%左右也將繼續投資」,在新加坡擁有分支機構的對沖基金高管如此表示。該公司今後不打算減少對中國股市的投資。與雷曼危機之後大量投資者逃離中國市場的2009年不同,大部分對沖基金仍未停止對中國市場的投資。
其背後存在對新興市場國家增長的預期。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顯示,2016年美國實際經濟增長率有望達到2%左右,而日本僅為1%左右。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5國接近5%,而中國雖説已減速,但仍然達到6%以上。
在已開發國家的低增長走向長期化的背景下,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力仍然備受期待。Eurekahedge會長岩永聰指出,「對於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對沖基金來説,對增長潛力巨大的中國等亞洲各國的投資仍具有吸引力」。
著名投資家吉姆•羅傑斯在上海股市出現劇烈波動之後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時也透露「增持了中國股票」。預測稱從中期來看,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將取得進展,同時由於旅遊資源豐富,眾多相關股票出現了投資價值。
不過,如果中國股市再次出現暴跌,對沖基金有可能被迫進行止損。熟悉對沖基金行業情況的Parnassus Investments Strategies代表宮島秀直警告稱,「受業績惡化困擾的宏觀型對沖基金面臨大量拋售中國股票的風險」。在2015年秋季繼續忍耐的對沖基金能否獲得回報,將取決於目前正在復甦的中國股市今後能否走上全面反彈的軌道。
日經QUICK新聞 新加坡 日高廣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