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型投資基金相繼涉足中國的不良債權處理業務。橡樹資本(Oaktree Capital)投資了北京的房地産項目,Kohlberg Kravis Roberts(KKR)則與中國國有的資産管理公司(AMC)展開了合作。在中國,隨著經濟減速,不良債權正在迅速增加。政府希望引進海外企業的資金,加快最終處理。
 |
停工十年的住宅群(5月,北京)
 |
橡樹資本2015年實施了第1起不良資産收購,並在北京參與了商業房地産項目。橡樹資本不考慮投資地方城市的房地産,而是在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圈尋找投資機會。
此外,KKR已與中國東方資産管理公司就成立合資公司達成協定。KKR駐中國區代表的劉海峰表示,將為投資對象提供所需的資本和經驗。該公司表示中國的很多不良債權以房地産作為擔保。KKR可能在摸索有效利用房地産的最終處理模式。
高盛截至目前並未投資,但正在通過北京分公司尋找投資機會。中國以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為契機,曾全面啟動處理嚴重膨脹的不良債權。中國政府通過政府注資成立了資産管理公司,剝離並購買了國有銀行的不良債權,同時向高盛等海外投資銀行出售了債權。
高盛曾向中國工商銀行以及多家資産管理公司收購總額200億元的不良債權和相關資産。還曾向工商銀行出資,支援其在香港市場上市。高盛似乎認為能夠借助過去的業績經驗。
此外,孤星基金(Lone Star Funds)與國有資産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國華融接觸,摸索在不良債權業務方面開展合作。除華融以外,孤星基金還與多家金融機構進行了磋商。
海外投資基金相繼進入中國的背景是,中國的金融機構持有鉅額的不良債權,並急於進行最終處理。截止16年3月底,中國的商業銀行的不良債權餘額膨脹至1萬3921億元,比1年前增加了42%。
此外,雖然並未歸類于不良債權,但是未來存在違約風險的關注類貸款餘額達3萬2000億元。中國1~3月期的實際經濟增長率為6.7%,為7年來的最低水準,且鋼鐵、煤炭和造船等行業債務違約頻發。中國政府計劃推進産能和人員過剩的企業的淘汰,今後不良債權很可能繼續增加。
中國的銀行也在加速進行最終處理。5月除了中國銀行之外,招商銀行也啟動了不良債權證券化。如果對銀行資産內容的劣化置之不理,對金融系統的信任可能出現動搖,中國計劃以政府主導的形式推進不良債權處理。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張勇祥 上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