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正在不斷貶值。10月17日的匯率為1美元兌約6.74元人民幣,創下自2010年9月以來時隔6年1個月的最低水準。中國人民銀行(央行)似乎在避免進行買入人民幣的市場干預行為。金融市場普遍認為「中國當局正放任人民幣兌美元緩慢貶值」。
在10月17日的上海外匯市場上,截至下午4點30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跌至1美元兌6.7396元,與9月底相比人民幣貶值達到1%。
而9月中下旬匯率曾穩定在1美元兌6.67元左右。日本的銀行相關人士表示,「6.67元左右存在當局買入人民幣進行干預這一厚重阻力」。有觀點認為,在人民幣10月1日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前,中國曾「希望向外界展示人民幣穩定的印象」。
10月1~9號恰逢國慶長假,中國大陸金融市場休市。但在香港市場上,人民幣卻在逐步貶值。
香港市場的管理比大陸寬鬆,投機交易更加方便。在香港市場貶值潮流的引領下,大陸市場10日重新開市後也持續出現人民幣貶值的趨勢。
對於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問題,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秘書長助理表示,這是市場相比人民幣選擇美元的結果。認為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後,人民銀行避免了進行買入人民幣的干預行動。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