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截至3月底外匯儲備規模為3萬2125億美元,自去年11月以來再次轉為增加。但中國當局為了防止人民幣快速貶值,多次採取匯率干預措施,截至2月底的外匯儲備額降為3萬2023萬億美元,1年多的時間內縮水了約6000億美元。有觀點認為如果繼續實施匯率干預,中國的外匯儲備水準遲早會達到極限,未能消除市場疑慮。也有觀點認為需要強化資本管制。
深圳市福田口岸被背包旅客擠得水洩不通,從這裡過橋後只需步行幾分鐘就能到香港。這裡沒有嚴格的行李檢查,中國海關幾乎讓旅客無條件通關。正因為此,那些包中裝滿成捆人民幣、到香港去換成美元的人絡繹不絕。
中國政府允許個人每年最多兌換5萬美元。福田口岸是用來鑽空子的絕佳場所。據新華社報道,中國當局2015年取締了60多家向海外非法匯款的「地下銀行」,僅被取締的違法交易額就超過1萬億元。這是因為2015年夏季以來,人民幣和中國股票的行情越來越不穩定。
3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全國人大期間召開的記者會上,對於人民幣匯率穩定自信地表示會逐漸走向正常。3月16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暗示年內可能加息2次後,人民幣對美元終於恢復了平穩,但背後肯定有央行的作用。
「似乎又進行了外匯干預」,在上海外匯市場,交易員通過電話相互打聽央行的動向。最近顯著的不僅是單純的買入人民幣和賣出美元。
央行已開始利用金融衍生商品。向對手方交割美元現金要在數個月之後合約到期時,央行在這段時間內可持有美元,不會減少外匯儲備。市場相關人士表示「可以在不消耗外匯儲備美元的情況下,支撐人民幣匯率」。
截至1月,中國的外匯儲備以每月約1000億美元的規模持續縮水。外匯儲備枯竭引發的擔憂招致了人民幣進一步貶值的惡性循環。由於干預措施産生效果,2月僅比上月縮水了286億美元,減幅低於市場預期。
但是,法國興業銀行經濟分析師姚煒認為,如果央行買入的合約到期,外匯儲備將大幅減少。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指導方針,中國外匯儲備的必要水準為2.8萬億美元左右。如果按照此前的速度持續縮水,早晩會觸到警戒線。
中國是貿易盈餘國,為何要面臨如此之大的人民幣貶值壓力?英國巴克萊銀行指出了根本原因,「中國資本外流的最大因素在於寬鬆的貨幣政策」。中國的貨幣供給量在2008年是國內生産總值(GDP)1.5倍,到了2015年已超過了2倍。
央行通常利用發行龐大數量的貨幣來支撐經濟。全國人大會議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尹中卿認為,溢出資金流向了股票和房地産等領域,加大了市場的波動,貨幣寬鬆存在過度。
中國不讓人民幣過度貶值的態度十分堅決。但如果為遏制人民幣貶值而持續動用外匯儲備,遲早要進行資本管制。另一方面,如果過度收緊金融,將對經濟構成打擊。中國正在貨幣政策上進退兩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