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楚球再揮拍」,2016年元旦,李娜(34歲)在深圳為30多名小學生上網球課。李娜始終面帶笑容,球場旁的粉絲説:「與退役前簡直判若兩人」。
「希望孩子們能發自內心地享受網球」,在進行1個多小時指導之後,李娜大聲説道。
在2014年退役之前,李娜在2011年拿下法國網球公開賽冠軍,又在2014年澳網上奪冠。李娜是亞洲首位獲得大滿貫單打冠軍的網球選手,取得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輝煌戰績。而在比賽背後,她對網球感到「快樂」的時候卻屈指可數。
在故鄉湖北省武漢市,李娜的網球天分被發掘,8歲開始接受精英教育。在社會主義中國,運動員也是「官方培養」。為了出成績,李娜經常受到教練的責罵。了解當年情況的一名當地記者透露,「她的內心已千瘡百孔」。
雖然已在國內成為頂尖運動員,李娜在20歲的時候以「傷病」為由丟下了球拍。整個社會開始質疑她,不少媒體和民眾毫不留情地批評她「國家培養了你,你卻如此任性」。
2年後,國家主動找到了正在過著平凡大學生活的李娜,問其能不能復出。事關國威的北京奧運會將在4年後舉行。她提出要自己選教練,這一罕見要求得到批准後,李娜在2004年復出。
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第4名後,國家進一步作出讓步,給了李娜在訓練和去國外打比賽上更多的自主性。同時,上交國家的獎金比例也從65%降至10%左右。
「比賽並不是為了國家」,李娜在胸前紋上了一朵紅色玫瑰,桀驁不馴的性格曾被指責為「不夠愛國」。但李娜的世界排名也在這個時候升至第2位。隨著不斷創出佳績,李娜前教練潘兵(45歲)説:「評價在一點點改變」。
一名24歲男性表示,「喜歡她感情外露,講話坦率」。「你是對的」等網路留言不斷增加。由於膝蓋有傷,李娜在32歲時決定第2次退役。當李娜在記者會上淚流滿面地宣佈退役,沒有人再去責備她。
在民主化仍在發展途中的亞洲,國家往往試圖管理「個體」。但不僅是體育運動,在藝術和科技領域,一個人一個人的卓越才能才是創造力的源泉。通過自上而下的管制與世界競爭的亞洲,極限就在這裡。
依靠出類拔萃的實力保持自我的李娜在中國是一個例外。如今,中國已出現了「小李娜們」的説法,享受比賽的風氣似乎已開始萌發。「雖然痛苦,但不要對自己撒謊」,前網球女王微笑著説,「即使再活一次,我仍會選擇同樣的人生」。
(注:本文由日語原稿翻譯而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