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美誰是更好的「乘客」?
(2013/10/12)
-

對不太認路的司機,坐在後面的「乘客」告訴他該怎麼走。最近一系列的國際會議顯示出中美日三國作為「乘客」本事的大小。表現得最聰明巧妙的當屬中國……
-
走進日本婚介(上)
(2013/10/12)
-

「如果你老是不結婚,我們會很沒面子」,今年夏季探親時,日本人的我也被老媽發了一頓牢騷,於是34歲的我開始走進婚介……
-
「安倍經濟學」的遺忘物
(2013/10/11)
-

「安倍經濟學」在金融政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有兩個遺忘物。如果怠慢「安倍經濟學」將離成功遠去,留給日本的時間不多了……
-
三中全會看「壯士斷腕」決心
(2013/10/11)
-

1978年的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1993年確定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三中全會一直以來在中國的發展道路上承擔著歷史性的責任,李克強表示改革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雖滲出悲壯,但也表現出推進改革的不易……
-
通用電氣CEO:「美國製造」復甦千真萬確
(2013/10/11)
-

通用電氣CEO傑夫·伊梅爾特:在美國製造有競爭力的産品已經成為可能。在最近30年裏,左右製造業競爭力的要素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這些要素包括3個。首先是人工費佔生産成本的比例出現下降,第2是……
-
「中國新生代強於日本」
(2013/10/10)
-

美國萬寶盛華集團總裁達里爾·格林:在中國比日本更容易找到國際型人才。不公平制度不會永遠持續,期待新生代改變中國……
-
日本為什麼也搞「特區」?
(2013/10/09)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肖敏捷:安倍的改革遭遇到既得利益集團的強烈抵抗。於是有人給安倍支招搞「特區」,但「劃地為牢」式的特區模式在日本行不通……
-
中日自貿區是否現實?
(2013/10/08)
-

中日關係冷卻,中國和日本的自由貿易協定當然會被認為不現實。但在展望在亞太這一新興經濟區構建自由貿易圈之際,中日自貿區並非毫無討論的價值……
-
日本的社保與「敬老政治」的啟示
(2013/10/06)
-

現在接受心臟血管搭橋手術花費的304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89萬元)的醫療費用中,個人負擔為6%的1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12萬元),日本的政治家們不斷地向老年人支付超過日本經濟實力的社會保障……
-
「早戀」拯救中國教育
(2013/09/30)
-

村山宏為日經中文網撰稿:中國的填鴨教育誰都知道不好,但就是沒辦法,我提出個解決方法,聽起來或許不靠譜,但還要建議:應該重視少男少女的戀愛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