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個時期,人們熱衷於討論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分離問題。這些人認為,不管創始人創造了多大的功績,他的兒子接管經營權都是不合理的。這些第2代和第3代都不一定具有優秀的才幹,在公司內的高管中,能力超過這些第2代和第3代的人不在少數。如果勉強非要這些第2代和第3代擔任經營首腦,優秀高管的能力就得不到發揮,公司的增長就會陷入停滯。因此,創始人家族可以具有公司的所有權,但經營權應該交給創始人一族之外的優秀人才,這樣可能比較好些。
不過,環顧亞洲正在增長的企業,我們會發現,除了豐田和佳能之外,三星電子和現代汽車等南韓企業也是由創始人的兒子接管了公司經營,他們在擁有強大權力的背景下,搶先投資新業務,從而將業務規模不斷擴大,他們都擁有打工社長難以具備的果敢堅毅。在仍然存留著封建家長制傳統的亞洲,創始人家族出身的經營者更加容易使員工團結一致,更加容易找到前進的方向。雖然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分離是非常理想的狀態,但可能不適合企業經營的現實。
在中國,眾多的民營企業都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以後,創業社長仍然還很年輕。不管是百度CEO李彥宏,還是阿里巴巴CEO馬雲,從年齡上來看,今後20年都將可以繼續活躍在經營管理第一線。眼下他們都在專注於將企業做大做強,而對於將企業做大之後讓什麼人掌管經營權的問題,他們還無暇思考。不過,企業的交接班問題遲早會到來。在交接班較早出現的香港和澳門,已經有大企業因交接班處理不當而出現了動盪。在香港,大型房地産開發商新鴻基地産正在上演遺産繼承權家族大戰。而在澳門,圍繞賭場企業經營者何鴻燊的財産,其家族已經鬧得天翻地覆。
如果中國企業在交接班問題上出現失誤,也可能像日本大企業那樣,最終走入迷途。創業者子女全面繼承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是否合適,這對不少中國企業來説是個課題。
(本專欄意見僅為作者本人觀點)
專欄-日本人小聲説:日本糕點師的殘酷物語
「知識越多越反動」
調控與生産過剩的怪圈
推理小説是中國法制的鏡子?
巴黎LV專賣店裏的中國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