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美國與英法俄聯手,德國陷入劣勢。1918年德國國內發生叛亂,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德意志帝國崩潰。此後無法放棄大國野心的德國又出現了希特勒,希特勒提出復興日耳曼民族,合併了奧地利。之後德國與取代英法成為大國的美國和蘇聯開戰並再次失敗。為了實現所謂的大國夢,德國在第1次、第2次世界大戰中約有1千萬民眾(包含奧地利人)喪生。
第2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終於放棄通過力量改變現狀的做法。與宿敵法國達成和解,創造歐盟(EU)。雖説現在歐盟是一個聯盟,實際上卻是經濟實力突出的德國一枝獨秀。德國既沒有犧牲民眾的性命也沒有損失財富,便獲得了威廉二世夢寐以求的歐洲大陸霸權國家的地位。
如果威廉二世沒有試圖通過力量而實現夢想會怎麼樣呢?繼續與俄羅斯的秘密條約,不與英國發生爭端,使法國陷入孤立……。英法俄3國將不會構築對德包圍網。19世紀末,德國在鋼鐵生産等重化工領域超過了英國。如果繼續俾斯麥的合作外交,估計用不上30年德國就將成長為歐洲各國攜起手來也無法對抗的強大國家。
但是威廉二世卻過於急躁,在尚未準備充分的情況下就在軍事和外交層面加強攻勢,促使英法俄形成反德同盟。最終德國原本30年就能獲得的霸權國家的地位歷時100年才得到。聰明的讀者朋友們應該清楚筆者想説什麼了吧。「新航路」、「增強海軍」、「鐵路建設」、「民族復興」……。如今在亞洲經常可以聽到與19世紀相似的口號。
最後筆者想再畫蛇添足的説一句,孫子有言「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專欄-日本人小聲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