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過著與英語無緣的生活,但過了40歲,接到了單位令人驚訝的調令。讓我擔任日經英語報紙、英語雜誌和英語新聞網站的編輯。如今到了中年,還要重新閱讀高中時代的英語語法書,閱讀英語報紙和雜誌。但此時有了不可思議的體驗。那就是高中時代完全無法理解語法的解説書,現在能夠讀懂了。
15歲上中學時,雖然老師講解了英語的關係代名詞、關係副詞等語法,但卻根本聽不懂。因為日語中沒有這些概念(中文也沒有)。即使讀參考書也無法理解。其實當時就連日語的語法,我連形容動詞和形容詞的區別都不清楚(中文中也沒有這些概念)。這些抽象的概念是15歲的我所無法理解的。
但是長大後能進行抽象思考了,再次讀起英語的語法書大部分都能理解了。於是筆者得到了學習外語的啟發。那就是不要太早開始學外語。幼兒時期記憶力很好,即使不懂語法也能把語言體系全部背下來。因此沒必要學習語法。
但是到了小學高年級和中學,記憶力就開始有所減退。在這個年紀很少有人能夠把外語全部死記硬背下來。如果不根據語法規則和理論來學習的話,反而將花費更多時間。而至關重要的語法對於筆者這樣頭腦不聰明的孩子來説太抽象太難了。大學時期學習的中文和法語,之所以理解的比英語快是因為當時具備了理解語法的思考能力。
關於讓孩子在幼兒時期學習多門語言究竟好不好,筆者曾在之前的專欄裏討論過,這裡就不再説了。不過確實能夠在短時間內會説外語。但是筆者認為到了記憶力減退的小學高年級和中學,同時學習多門語言的效率不高。年紀更大一些能夠很好地理解語法知識之後再學習不是更節省時間嗎?學習外語並不是越早越好。
接下來回到筆者英語能力的話題。為了成為獨當一面的英語編輯進行了努力,讀了很多英語小説原著,還去英語補習班矯正發言。即便如此還是不行。50多歲後還是被「趕出」了英語部門。筆者還是太不關注美國了。相比之下還是更喜歡看中文雜誌、法國和德國的小説。
一次筆者有機會與英國的律師討論國際經濟和金融。「你的英語表達能力不錯啊。我們英國人從兒童時期開始就習慣了聽外國人發音不正確的英語。不論口音多重的英語英國人都聽得懂」。對於對方開的英國式玩笑,筆者在苦笑的同時也再次確信,語言只要理解就可以了。即使奇怪的英語發音被中國人嘲笑也無所謂。
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專欄-日本人小聲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