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25 星期天

  • 0406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日本人小聲説 > 不要過多辯解

不要過多辯解

2019/07/18

PRINT

中日深度觀察

  在中國,很多地區不進行垃圾分類,直接埋入垃圾處理場。廚餘垃圾和有害物質全都一起掩埋。結果,在垃圾處理場,廚餘垃圾的腐爛導致惡臭瀰漫,有害物質滲入土壤。在掩埋垃圾之前,由政府和企業加以分類,就能抑制環境破壞,但如果引進分類所需的機械和雇用大量的分類人員,又需要耗費很多的資金。建設將不燃物以外的全部垃圾焚燒的最先進焚化爐也是方法之一,但設備的引進和維護需要的費用極為巨大。

               

              

 專欄-日本人小聲説

          

 日本為提高體育水準鼓勵跨國婚姻

                

 足球列入高考能讓中國隊變強?

             

 日本水果太貴吃不起 

             

 日本還會再次發動戰爭嗎? 

                

 經濟愛國主義的邊界 

            

 「愛國」與「賣國」的邏輯 

              

   更多》》》

  面臨困難的中國政府最近為了將垃圾分類為「濕垃圾」、「乾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對居民開展了嚴格指導。僅僅進行這一四大分類的粗略區分,垃圾處理就能高效且安全地推進,還能防止環境破壞。與此前依賴專業企業的分類相比,費用更低,居民的稅負也很少。批評日本過度的垃圾分類制度並無妨,但如果中國居民以此為口實、放棄分類,環境破壞或將更為嚴重。

              

●  中國屬於大陸性氣候、雨水少,沒法像海洋性氣候、雨水多的日本一樣乾淨。   

      

  這也是中國的網路上經常出現的説法。並不是雨水多就能自動清潔空氣、水和地表。居住在日本就會知道,下過大雨後道路上會出現積水,到處都是污泥。有時候泥水還會流入家中。大雨過後必須清掃街道和住宅四週。由於濕度高,日本北部地區冬季會大量降雪,雪融化後的道路被泥砂弄髒,清潔起來十分費勁。

         

  從前日本的大氣污染和水污染情況也十分嚴重。1970年在東京的一所學校,43名女生在上體育課時暈倒。其原因是大氣污染産生的光化學煙霧。當時,含有工業廢棄物的淤泥堆積在被污染的河流中,河流散發出刺鼻的氣味,水中生物大量死亡。之後,日本開始限制污染物的排放,用了很長時間才使空氣、河流和海洋恢復原來的樣子。因此並不是光靠下雨就能消除水和空氣污染。

           

  我也曾聽到這樣的聲音——在大陸性氣候的中國,乾燥的風從內陸刮來泥沙和塵土,污染街道,再怎麼清掃也掃不乾淨。其意思是在氣候面前人很無力。但是,認真想一下,砍伐森林使內陸沙漠化才是真正原因。山西省的森林覆蓋率在唐宋時期達到40%,由於人們持續砍伐林木,到了清代初期降至18.8%,新中國成立時只有2.3%。如果能對內陸進行綠化,儘量阻止沙漠化,飛舞的沙塵應該也會減少。

          

  守護環境、破壞環境的不是氣候、而是人。最後我想以學習中文時教科書上的一句話來作為結束語,那就是「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藉口」。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本專欄的內容為筆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62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13
投票總數: 7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