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專欄

消失的公交車:中國城市出行方式的變革 (2022/09/29)

李瀚明:中國大城市的城市公交系統正被地鐵和共用單車夾擊,而中小城市的城市公交系統正被私有電動自行車衝擊。
離岸人民幣破7,不需要過度憂慮 (2022/09/26)

李一言、賈銘:市場擔心,人民幣貶值會掣肘貨幣政策,加劇資本流出,導致股價下跌等,但這些擔憂均不足懼。
「蘋果稅」背後的流量定價權 (2022/09/22)

蘋果2020年僅佣金收入就有22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美團同年營收額,再加上B站大幹三年的總收入。
歐洲的富足時代能持續嗎? (2022/09/20)

沈建光:除高福利制度的持續性問題不斷暴露外,執著于「政治正確」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成為制約歐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矽谷為何不再湧現創業青年 (2022/09/15)

伊萊恩·摩爾:科技巨頭的主導地位意味著,有前途的年輕創業者更有可能在做大之前就被收購了。矽谷越是成功,它就越覺得有必要吃掉內部的年輕一代。
中美貿易摩擦與美國反通膨 (2022/09/13)

李偉:美國反通膨,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是最主要的工具,但還有沒有其他的選擇?假如停止與中國貿易爭端,這將會給美國的通膨帶來何種影響?
制定産業政策後的美國會成為「晶片」強國嗎? (2022/09/08)

鄭志剛:《晶片與科學法案》被很多學者認為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法案」,但制定産業政策後的美國會成為「晶片」強國嗎?
天然氣漲、油價跌背後是世界經濟的迷茫 (2022/09/07)

志田富雄:「年底前,歐洲的天然氣(現貨)行情有可能達到每1000立方米5000歐元」,2022年天然氣價格加速上漲,而原油價格則從此前的高點走向調整。這一溫差源自市場環境的變化……
電動汽車對電網帶來的挑戰 (2022/09/05)

李瀚明:現如今在營運用車行業,這些電動汽車往往需要在白天尖峰時刻充電,不但沒能「削峰填谷」,反而加重了電網在高峰期的電力負擔。
日元貶值時代,日本怎麼辦? (2022/09/05)

小栗太:長期以來,日本一直傾向於以「日元升值」為前提來開展經濟活動,日本企業紛紛將生産基地遷至海外。結果,現在變成了「惡性日元貶值」,日本出現巨大的貿易逆差,再也無法被稱為出口大國。日本以後該怎麼辦?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