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負責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援,在國際社會有很大的存在感。其總部設在華盛頓,行長職位事實上由美國支配。
 |
世界銀行行長 金墉 |
現任行長金墉(上一個職務是達特茅斯學院校長)也是根據歐巴馬總統的意向獲得任命的。但日前金墉卻發出了正面抵觸歐巴馬政權方針的言論。
新銀行有高大上理由
起因是10月24日,在中國主導下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中國這一日邀請支援該行設立的印度和東南亞等21個國家的代表,舉行了簽署成立備忘錄的儀式。
新銀行總部設在北京。力爭明年底之前設立,最初註冊資本預計為500億美元。中國提倡的高大上理由是推動落後的亞洲基礎設施建設。
但是,AIIB的職能有可能與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形成競爭。此外,亞洲已經存在亞洲開發銀行(ADB),由日美作為排在第1~2位的出資國起主導作用。
因此,歐巴馬政權顯示出擔心,認為「中國正試圖挑戰美國主導的金融秩序」。據美國報紙《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在私底下對亞洲各國施加了壓力,要求各國避免參與中國的構想。
實際上,被認為曾考慮簽署成立備忘錄的南韓和澳大利亞暫時放棄了參加AIIB。有分析認為是因為受到美國政府態度的影響。
但是,在備忘錄簽署儀式舉行的數小時之後。在華盛頓的早餐會上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就明確表示了對AIIB的支援。
「自從這個構想提出之後,中國政府和世界銀行一直在進行磋商」,「投向基礎設施的資金非常短缺。AIIB的成立是非常值得歡迎的。」據保守派的《華盛頓時報》報道,金墉這樣強調。
此外金墉還指出:「世界銀行不參與國內政治」。由此暗示出的含義是,即使美國政府反對AIIB的成立,世界銀行也沒必要與美國政府保持一致步調。
當然,金墉表示對AIIB的支援,這並非第一次。7月上旬訪華之際,就表示了附加條件的歡迎之意。不過「在7月時,美國政府尚未確定明確的應對舉措」(外交相關人士)。
此次金墉的發言,正值美國政府確定反對立場,試圖拆散AIIB贊成國之際,因此份量尤其突出。可以説歐巴馬政權在事實上被世界銀行「上房抽梯」。
中美金融博弈走向何方
金墉很可能只是純粹以經濟學角度,提出了AIIB有用論。
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僅亞洲的新興市場國家就被認為達到每年8千億美元。僅僅依靠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等現有機構,很難提供如此鉅額的資金。
但是,站在歐巴馬政權的角度來看,則是中國正試圖憑藉經濟實力,瓦解美國主導的金融秩序。中國不僅將建立AIIB,而且還決定攜手俄羅斯等金磚國家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總部將設在上海。
中美圍繞金融秩序的博弈將走向何方?其走向將對日本以亞開行為立足點的影響力産生巨大影響。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