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衝擊(2)安倍被耍?
2015/04/21
3月31日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意向創始成員申請截止日期。「沒有必要著急,按目前的方針行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首相官邸的辦公室向財務官山崎達雄以及外務審議官長嶺安政下達了推遲判斷是否加入亞投行的指示。
安倍的手頭拿著幾份日本財務省和外務省遞交的文件。內容都是關於今後的應對方針,比如「與美國緊密合作」、「日本最初出資金額在15億美元左右」等。聽完彙報的安倍補充道:「不管怎樣,先仔細收集資訊」。
![]() |
在日本國會參院預算委員會上安倍首相與財務相麻生(右)交談(9日) |
安倍之所以特意叮囑有其原因。財務和外務兩省彙報的情報是否準確?這樣的疑慮在安倍心中一直揮之不去。
在此之前,日本政府根據中國在國際社會只獲得了部分支援的資訊,敦促各國不要加入亞投行。
安倍在3月9日還對到訪日本的德國總理梅克爾親自進行勸説。
「3月底前,中國將會催促申請加入(亞投行),但我們還需要敦促其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讓我們一起努力」。梅克爾當時回應稱:「是這樣的」。
然而,僅在一週後,德國財長朔伊布勒就表明了德國將加入亞投行。聽到這一消息的安倍難忍不悅之意。不僅如此,2014年安倍敦促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請慎重判斷」,但澳大利亞也在最後階段選擇了加入。
日本為何會在應對上落後於人呢?
3月12日,英國表明加入亞投行,以此為契機歐洲各國也紛紛表示加入。而日本政府並未能準確掌握英國將表明加入亞投行的相關資訊。此前,日本外務省向安倍彙報稱「沒有得到英國要參加的確切消息」。
2014年中國方面曾向日本提出在加入時將獲得的有利條件。對此,安倍身邊人士敦促外務省等進行討論。但據一位日本政府高官透露,「(外務省等)上交報告稱‘七國集團(G7)絕不會參加’」。
在首相官邸也出現了反省的意見,稱日本只考慮到對參加持慎重態度的美國與本國的關係等,「日本一直以不參加為前提,對資訊進行分析」,結果導致了誤判。
「這次失算了」,當安倍身邊人士注意到這一點時,主導權已經掌握在了中國的手中。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