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華爾道夫阿斯托里亞酒店(Waldorf Astoria New York)是坐落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的一家知名酒店,受到歷屆美國總統的青睞。包括日本首相在內,各國首腦都曾下榻於此。這家酒店還作為與美國總統舉行會談的場所而廣為人知。2015年4月下旬,日美時隔18年修訂防衛合作指針的最後階段磋商也在此進行,一時引來了話題。
 |
紐約華爾道夫阿斯托里亞酒店 |
「這沒有關係嗎?」日美兩國政府部分人士提出了這樣的質疑。原因是被認為適合日美在此揭開新的歷史性一頁的這家酒店的經營權在不久前落入了中國企業的手中。2015年2月,中國保險公司安邦保險集團以19億5000萬美元獲得了該酒店的經營權。在「中國的酒店」裏討論針對中國的新指針的細節合適嗎?日美相關人士質疑的重點正在於此。
由於美國國務卿克里和日本外務相岸田文雄要出席《防止核擴散條約》(NPT)再討論會議,因此敲定新指針的日美外長和防長級磋商(2+2會談)選擇在紐約舉行,而非華盛頓。美方也在紐約尋找過替代場所,一度曾討論選擇在靠近華爾道夫酒店的聯合國總部舉行日美2+2會談,但卻沒有合適的空閒會場。
「已用近1年半時間進行討論,敲定新指針的2+2會談僅僅是一個形式」,日美最終以這一理由決定仍舊在華爾道夫酒店舉行磋商。於是美方負責人按照慣例預訂了這家酒店,這就是事情的開端。然而,在政治上,地點的選擇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傳遞出重要的信號。
於是,圍繞美方的意圖,各種猜測不脛而走。一種猜測認為,在中國的酒店敲定新指針,意在突顯「對華強硬」姿態。而另一種猜測則認為,美國將重點放在「對華合作」上,即雖然將打壓中國的軍事崛起,但在經濟方面將展開合作。
諷刺的是,這2種解讀與美國歐巴馬政權搖擺不定的對華政策剛好重合。因此,無論選擇酒店的實際過程如何,上述猜測都顯得具有一定的説服力。
與此同時,日本政府高官也有另一番感慨。與上述收購類似的是,1989年日本三菱地所對紐約辦公室「洛克菲勒中心」的收購。當時,迅速發展的日元升值和泡沫經濟帶來的充裕的日本資金曾震驚全球。結果刺激了美方的自尊心,招致了反擊。
如今,美國幾乎不存在對中國保險公司收購這家酒店的反感或批評。26年的歲月流逝再次讓人感受到,曾在軍事和經濟方面壓倒全球的美國「1強」時代的變遷以及國際化的加速。
在紐約華爾道夫酒店「故事」似乎還將繼續。9月在美國將舉行聯合國大會,在此期間如何安排美國總統等各國首腦的住宿地點和首腦會談場所將成為問題。這一安排有可能微妙地反映出各國的對華觀。將酒店出售給安邦保險集團的希爾頓解釋稱,「今後100年將繼續承接運營」,表示包括資訊管理在內,「沒有任何問題」。
雖然該酒店內目前還設有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鮑爾(Samantha Power)的公邸。但是,在各國展開資訊戰的聯合國,各種疑神疑鬼的狀況很容易産生。即使與事實不符,以酒店資訊為代表,一切都將成為施加壓力的手段。
這家酒店1893年開業,1949年被希爾頓創始人收購,曾有好萊塢女星瑪麗蓮·夢露入住,還成為了《教父》等電影的舞臺。而如今,這家美國知名酒店卻事與願違的成了「對華觀」的一面鏡子。圍繞南海填海造地的中美對立以及歐巴馬政權9月的安排正受到關注。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華盛頓 支局 吉野直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