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歐美緣何不肯撒手希臘

歐美緣何不肯撒手希臘

2015/07/13

PRINT

      作為古代文明的發祥地,由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和愛琴海之上的島嶼組成的希臘一直在世界史的轉捩點上留下名字。而如今,希臘再次因財政危機和退出歐元區的預期而掀起風波。希臘雖是小國,但處於軍事要衝,一直介入希臘事務的歐美正在為過去舉措留下的「後遺症」而困擾。

 
  「反對希臘退出歐元區」,7月7日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講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的態度非常明確。他對拒絕改革的希臘總理齊普拉斯感到憤慨,有時甚至拒接來自雅典的電話。即便如此,他仍無法對希臘置之不理。

  為實現區域內穩定,介入作為思想和文化源流的希臘事務——如果要尋找這種遍佈歐洲的思想源頭,則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葉的德國。

      「源頭」在近200年前

  當時,統治巴伐利亞王國(現在的德國南部)的國王路德維希一世對古代希臘抱有憧憬。這位國王在慕尼黑留下了州立圖書館和美術館等模倣希臘神殿的大量建築物,其也因此而廣為人知。

  然而,對於路德維希一世來説突如其來的新聞卻是希臘擺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實現獨立。1833年,他將夢想「建造理想國家」的自己的兒子送往雅典,出任第一代國王,並先後3次提供了金融援助。

  當時的英法兩國也支援了這一行動。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打壓以同為東正教徒這一關係來接近希臘的俄羅斯。通過援助來支援希臘脆弱的財政,使其作為西歐同盟的一員來牽制俄羅斯。這一延續至今的格局的「源頭」在近200年前就早已形成。
    
  在第2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取代實力衰退的歐洲,成為希臘的後盾。美國認為只要能控制國土伸入地中海的希臘,就能震懾中東和俄羅斯。美國利用「馬歇爾計劃」(二戰後由美國時任國務卿馬歇爾提唱並以其命名的「歐洲復興計劃」),以幫助戰爭受害地復興的形式,支撐了歐洲經濟。希臘也因此成為了作為歐美軍事同盟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最前線,而地中海的克里特島也建設了北約的軍事基地。

      希臘被歐美「寵壞」?

  不過,歐美的希臘政策也存在明顯「瑕疵」。不可否認的是,為優先使希臘留在自己陣營內,歐美一直對希臘存在的價值觀的差異以及解決結構問題的遲緩等採取了視而不見的態度。

  美國在冷戰時期容忍了希臘軍事獨裁政權的誕生。結果,不僅喪失了被認為從希臘萌發的民主主義,而且還使得特權階級不勞而獲的拉關係的社會和效率低下的行政組織得以保留。

      據奧地利的林茨大學統計,受逃稅現象橫行等影響,沒有體現在統計數據中的「黑暗經濟」佔希臘國內生産總值(GDP)的4分之1。明知存在這種不尋常的狀況,歐洲在希臘加入歐盟(EU)和引入歐元時還是沒有把關,這導致了危機的萌芽不斷膨脹。

      2015年1月,齊普拉斯政權誕生時歐洲曾對希臘抱有過期待。歐洲認為不講情面的齊普拉斯總理「將向既得利益階層開刀」。

      不過,已經習慣享受來自歐洲「特殊待遇」的希臘並不容易改變。而巧妙利用大國的弱點以獲得更多利益的老舊的外交手法卻一直存在。齊普拉斯在與歐盟的援助談判中為了獲得有利的條件打出的便是「俄羅斯牌」。

      歐巴馬也坐不住了

      最終美國總統歐巴馬也坐不住了。在希臘舉行公投後,歐巴馬接連通過電話攻勢敦促在歐盟和歐元的框架內解決希臘問題。7月7日,歐巴馬對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為了使希臘在歐元區內實現經濟再生,必須達成可持續的共識」。而在此之前的6日,其又對法國總統歐蘭德表示「有必要在各方面做出艱難的妥協」,敦促法國做出判斷。

      歐巴馬敦促在歐盟框架內解決希臘問題有兩個目的。一是不希望讓美國捲入財政危機。另一個原因是擔心如果無法將希臘留在歐盟內,地區的安全保障體系將出現動搖,而這一點對於美國來説更為重要。另外,歐巴馬還對強化與希臘關係的中國抱有警惕。

      克里米亞半島、希臘、科索沃、敘利亞,歐洲和歐洲周邊不穩定的地區都曾屬於顎圖曼帝國。而如今擔憂再次浮現……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柏林 赤川省吾 、華盛頓 吉野直也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6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0
投票總數: 1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