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給未來中日關係亮起的黃燈

給未來中日關係亮起的黃燈

2012/03/16

PRINT

圖為接受本次採訪的徐茜(左)和姜梅(右)兩位中國留學生。
       日經新聞編輯委員 吉田忠則:人員交流可以使未來的中日關係穩步發展,但現在人員交流的擴大卻亮起了黃燈。為學日語而到日本的中國年輕人正在減少。雖然去年3月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的因素很大,但實際上原因絕不止這一個。

    在地震襲來時,在日本東北地區最大城市仙台的日語學校學習的中國女學生薑梅正在宿舍休息,正要去打工。突然間天搖地晃。原本以為會馬上停止,但房間一直在晃,架子上的東西不斷掉下來。姜梅忍不住去跑了出去,看到2名中國女學生在哭泣,誰也沒有經歷過如此巨大的地震。

      地震發生後,在日本各國留學生紛紛回國。中國留學生也不例外。對核電站事故導致的放射性污染的恐懼讓他們踏上了回國之路。姜梅也在地震發生大約10天後回到故鄉黑龍江。但姜梅想好了地震的影響告一段落就馬上重返日本。

       姜梅的家人當然非常擔心。祖母勸説她,「不要再去日本了」。姜梅回答説「不要緊,不要緊」。留學日本還不到半年,姜梅不希望半途而廢。5月份,她活潑的身影又出現在仙台的日語學校裏。

     在同一家日語學校學習的徐茜是去年7月到日本的。當時,朋友們都表示反對,又不是地震之前就到日本留學的,為什麼地震已經發生了還決定到日本呢?大家都擔心,「為了你未來的孩子也要慎重」。

     徐茜從小就非常喜歡日本的動畫片。《銀魂》、《妖精的尾巴》、《海賊王》都是她的所愛,徐茜夢想成為配音演員。她從網上購買了日語教科書,一邊看動畫片一邊自學日語。

      就這樣,徐茜到日本留學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徐茜的母親勸她説,「女孩子只要大學畢業就足夠了。接下來應該上班、結婚」。但徐茜意志非常堅決,父母只好同意她到日本留學。之所以選擇了仙台是因為父母認為仙台是「魯迅曾經留學過的地方」。

    儘管遇到巨大地震,出現核電站事故,卻選擇留在日本的姜梅和在地震後到日本的徐茜將成為今後中日關係的希望之燈。但是,日本接受中國留學生事業正面臨著危機,姜梅和徐茜很可能成為少數派。

     2人就讀的仙台語言學校在地震發生時有177名學生,其中中國學生128人,佔整體的7成。而今年4月只有45人。其中中國學生為11人,已經銳減至1年前的10分之1以下。相對於畢業學生人數,新入學學生人數少得可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3
具有一般參考性
 
6
不具有參考價值
 
11
投票總數: 6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