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0日蔡英文就任 |
加賀谷和樹:台灣新上台的蔡英文政權相繼提出了對依賴大陸的馬英九前政權的姿態進行調整的政策。加緊擺脫對大陸依賴的背景包括蔡英文政權提出的戰略,以IT為核心進行技術創新,進而提高台灣經濟的附加值。
5月20日上台執政的蔡英文政權宣佈撤銷馬英九前政權對「太陽花運動」126名參與者提起的訴訟。另外,還表示打算撤回馬英九前政權提出的沖之鳥是不能劃定專屬經濟區(EEZ)的「岩礁」這一主張。這些措施均是為了給人留下台灣要與大陸保持一定距離的印象。
推進「五大創新研發計劃」
馬英九一直以承認與大陸之間「一個中國」原則的國民黨為基礎。一方面,支援蔡英文的民進黨則堅持在黨綱中寫入建立台灣共和國」,與擺脫對大陸依賴的政策方向一致。不過,蔡英文真正的目的是推進作為經濟政策支柱的「五大創新研發計劃」。
該計劃以(1)綠能科技;(2)智慧機械;(3)亞洲矽谷;(4)生技醫藥;(5)國防産業5項為重點領域,試圖將台灣發展為全球的産業創新核心。設想讓台灣産業集中地的企業、大學及研究機構等相互交流,接受美國、歐洲及日本等已開發國家的幫助。
不過,由於與安全保障有關的尖端技術也包含在內,台灣如果繼續與大陸靠近,很可能招致日美歐的警惕。相比在技術轉移方面無法抱有很大期待的大陸,蔡英文政權選擇了接近已開發國家的道路。
馬英九前政權也提出振興IT産業,但是卻半途而廢。台灣的能源自給率僅為3%左右,以開發可再生能源為中心,強化綠能科技成為亟待解決的課題。
在智慧機械方面強烈意識到了物聯網技術。在亞洲矽谷計劃方面,蔡英文政權期待活躍於美國矽谷的台灣工程師能夠發揮巨大作用。
台灣當局此前一直扶持低價大量生産品質相對較高的企業,收購夏普的鴻海就是代表性企業。但是,認為這樣下去經濟增長將觸頂的蔡英文政權提出了創新政策。
日本的瑞穗綜合研究所中國室室長伊藤信悟認為,蔡英文政權希望通過技術革新「來整體提振台灣經濟,與南韓等競爭對手拉開差距」。
當前台灣經濟萎靡。實際經濟增長率截止1~3月期連續3個季度同比下滑。台灣的企業相繼將生産基地向巨大消費地大陸以及生産成本較低的越南等地轉移。台灣的設備投資增長緩慢,有觀點擔心台灣將陷入「産業的空洞化」。
實際工資未能如預期般增長,但是住宅價格卻大幅上漲,對於軍人和公務員豐厚年金的不公平感出現升溫。失業率方面,台灣15~29歲年輕人的失業率在9%左右,是整體的2倍以上(16年3月台灣當局資料),受到良好教育的年輕人無法找到理想的工作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在總統選舉中,成為蔡英文主要支援力量的年輕人期待蔡英文政權實施變革,蔡英文政權必須推進回應年輕人期待的政策。其中最引入關注的就是五大創新研發計劃。
難以很快取得成果
蔡英文在1月的總統選舉中獲勝之後,明確表示與振興創新不可或缺的美國和日本改善關係,並表示希望參加在政治方面具有親美同盟性質的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還對簽署與日本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持積極態度。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