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SCII公司創始人、曾任微軟高管、與蓋茲交往親密的西和彥(尚美學園大學研究所教授)解釋説,「已經進入網際網路、遊戲機和手機相連接的時代,這超出了蓋茲的理解,蓋茲不再感興趣。正好蘋果的股價也開始上漲。蓋茲覺得該見好就收」。
蓋茲覺得該引退的那一刻
2006年1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家電展銷會「CES」上,在主題演講前接受採訪的蓋茲興致勃勃地講述的,既不是新款作業系統Vista,也不是網際網路戰略,而是與夫人一起運營的財團的慈善活動。半年後,蓋茲事實上宣佈引退。在繼智慧手機等個人電腦之後的主戰場上,微軟的業務一直未能扭轉劣勢。
今年1月,雅虎聯合創始人楊致遠辭去了所有職務,走下IT行業的舞臺。當年,楊致遠和家人一起從故鄉台灣來到美國,作為門戶網站的先驅,楊致遠曾經是備受矚目的超級明星。但2000年中期以後,雅虎沒能跟上搜索和SNS(社交網站)等新潮流,其影響力急速下滑。
集重振業績的期待於一身,楊致遠於2007~2009年出任雅虎首席執行官(CEO),但其言行已沒有創業之初的神勇,終於沒能抓住再創輝煌的契機。楊致遠在離開時,積極地總結了17年的雅虎歷程説,「在雅虎期間,一直都充滿激情,體驗到很多收穫」。但與華麗登場相比,落差依然很大。
天才創業者都有「擅長的領域」和「最佳時期」。那麼,接替賈伯斯職務的蘋果CEO提姆·庫克呢?
庫克擅長的領域是供應鏈和管理。對於每季度都銷出1000萬部單位産品的蘋果而言,流暢的零部件採購、製造和物流體制的確非常重要。但現在,設計和整體易用性開始左右産品的競爭力,可以説,在供應鏈領域進行創新的時代已經結束。個人電腦巨頭戴爾創始人麥克·戴爾借助有效利用供應鏈的直銷模式席捲全球,但作為正當其時的經營者而備受讚譽的時間也就是到2005年初為止。
賈伯斯不會這樣做
庫克3月19日宣佈了在未來3年內斥資450億美元派發股息和回購股票的計劃。很多行業觀察人士認為,「上述決定符合從事實際業務的庫克的風格,但賈伯斯不會這麼做」。西和彥認為,「今後的IT行業將在視頻服務基礎設施建設上決勝負。如果賈伯斯在世,大概會投資好萊塢(的電影公司),推進視頻服務」。
在蘋果推出鉅額股東報酬舉措的同時,SNS最大服務商Facebook正在推進上市計劃。一家是要將資金返還投資者的公司,另一家是希望籌集資金的公司。據説,賈伯斯晩年曾向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傳授構築起打造高品質服務所需組織形態的方法等。
IT行業的歷史已經開始向「後蘋果時代」走去。
(村山惠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