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第7回 回到汕頭 苦學漢字

我的履歷書——謝國民(7)回到汕頭 苦學漢字

2016/07/11

PRINT

       11歲的我平生第一次看到大海。我乘大型客輪,從泰國曼谷出發前往廣東汕頭,這也是我第一次坐船。船在風浪中不停搖擺,很多人暈船,但我沒有暈船。一週後,客輪抵達了父親所在的汕頭。

        父親的故鄉澄海蓬中村隸屬汕頭市。在蓬中村和汕頭的舊市街,父親都有房子。汕頭作為通商口岸,建築風格早年受到西方影響。街中鱗比的「騎樓」建築群,吸取西洋外廊式手法,將底層屋檐部分拓展出來,毗連串通成沿街走廊,形成遮陽避雨的行人通道,成為汕頭的一個獨特街景。我住過的房間在騎樓式建築的三樓。房子現在還在,早已無人居住。那時,父親常常不在家,幾乎都在農場。我在汕頭生活,沒有語言障礙,因為在曼谷家中我跟母親講的就是潮州話。

在汕頭上小學的我戴著紅領巾
       我的最大問題是不識漢字。我只在曼谷念的第一所小學學過一年中文,之後的寄宿學校都是用泰語教課。1952年,我在汕頭插班上了小學四年級,漢字必須從頭開始學。

       當時的小學,即便是同班,同學間的年齡也相差很大。新中國成立後,未上過學的大齡同學和海外歸來的華僑子弟被分到一起。我的年齡在班裏雖然有些大,不過還不是最大的,班裏還有年過15的同學。

        為了不被同學嘲笑,我開始苦學漢字。我從書店買來潮汕字典,從同學那裏借來一年級、二年級的語文課本,放學後在家自學。我喜歡晨讀,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後,會在自家的陽臺上背記漢字。學校幾乎天天有考試,每次考完語文,我都請老師給我再做一次講評。

        中國各地有自己的方言,發音和語法差別很大,共産黨執政後開始大力推廣普通話教育。我的小學校裏每個星期也會有一次國語(普通話)課,但我學得並不理想,説得也不流利。後來在台灣投資做生意才練就了一口流利的國語。

       進入五年級,我的名次升到第二、第三。認識漢字後,學習也輕鬆了許多。算數是我的得意科目,不用學也能夠考高分。學習成績的提高,讓我有時間重新開始自己的興趣愛好。在泰國上小學時,我就喜歡鬥雞,於是我又養起了公雞,還經常把自己養的雞拿去挑戰周圍鄰居的雞。

        我還從父親農場拿回良種雞苗,養起了母雞。班裏同學也輪流來家給母雞餵食。母雞下了蛋我就分給同學帶回家。在我家的曬臺上有一個大鳥籠,裏面有幾十隻大白鴿。我每天餵養鴿子,對鴿子進行放飛訓練。記得有一次我放出去的鴿子中有幾隻沒能回歸鳥籠。我找到一個養鴿子的少年能手,向他請教養鴿子的秘訣。多年後我從事家禽飼養方面的事業,或許跟我童年養雞養鴿子有關。

        照相機在那個時代還很稀罕。我迷上了照相機,經常用父親的相機給老師和同學們拍照。有時還會使用自拍按鈕。照片都是自己在家沖洗。每次都把沖洗好的照片分送給大家。我喜歡新機械和新技術的性格,讓我日後的事業受益匪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4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5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