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總是慢一步的北京

總是慢一步的北京

2012/04/27

PRINT


       此外,中國各地呈報的統計數據缺乏可信性,這也是導致中央政府無法正確判斷經濟走勢的原因。是因為有時儘管經濟情況糟糕,但很多地方政府會對經濟情況加以粉飾。本月6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再次發出通知,嚴禁地方政府篡改統計數據。中國經濟統計的調查對象偏重於各地的國有企業,而很少調查佔GDP半壁江山的民營企業的情況。

       目前,令海外市場相關人士傷腦筋的是統計數據的內容完全不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4月1日公佈的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與上月相比上升2.1個百分點,至53.1。PMI超過50意味著經濟處於擴張狀態,低於50意味著經濟收縮。而HSBC公佈的3月PMI為48.3,低於50。HSBC的調查對象中中小企業佔多數,這可能意味著基層經濟領域的經濟情況正在惡化。如果情況屬實,中央政府是否將再一次在經濟政策方面陷入被動?

       目前只能回答不知道。中國疆域廣大,統計數據缺乏可信度,因此任何人都難以正確掌握經濟的實際情況。現在或許該實施果斷的制度改革,加強中國人民銀行的許可權。既然地方政府的統計數據難以指望,中國人民銀行應該依託遍佈全國的分支機構,獨自收集經濟數據。如果像日本銀行推出企業短期經濟觀測調查那樣,中國人民銀行也能夠向外界公佈經濟景氣情況,景氣判斷的透明度就能得到提高。此外還可以定期召開由主要分支機構負責人參加的會議,就經濟走向展開磋商。

       最希望的是把中國人民銀行總部從北京遷往上海。上海擁有各類市場,對經濟情況非常敏感。此外上海出口産業眾多,易於適應外需的變化。包含蘇州等周邊城市在內,實力雄厚的中間階層已經成長起來,對內需構成強勁拉動。同時,長江將南京、武漢以及重慶的物流連接在一起,因此更易於掌握內陸地區的動態。最重要的是,上海遠離政治中心北京,可以避免政治的過度介入,可以更加機動靈活地出台金融政策。為扭轉北京在經濟判斷上的盲點,或許有必要採取似乎是不合常規的手段。


                        專欄-日本人小聲説:世界第一帶來的不幸福
                                                           中國人和日本人誰才是「狼」?
                                                          中國企業該不該世襲?
                                                          日本糕點師的殘酷物語
                                                           「知識越多越反動」
                                                           調控與生産過剩的怪圈
                                                           推理小説是中國法制的鏡子? 
                                                           巴黎LV專賣店裏的中國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1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3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