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認為自由主義是不適合中國的錯誤主張的中國來説,無論是作為對外宣傳的材料,還是在國內推進管控方面,川普都稱得上受歡迎的美國領導人。隨著政權的移交,美國政治將出現空白,中國或許認為還應抓住這一時機,加強對美國以外國家施壓。
擔憂川普的「保護主義言行」
當然,在美國政界的局外人成為下一任總統、其政策和執政團隊的面孔都幾乎模糊不清的現狀下,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現狀是中國或許也在進行暗中摸索,其中被認為抱有強烈擔憂的是川普的保護主義言行。
「美國政府未來解決問題的對策,應該是實現國內社會經濟生態的再平衡,而不是拿國際社會當‘替罪羊’」,在川普確定當選不久之後,新華社刊發了這種的評論。從中不難看出習近平政權的警惕感,即認為中國或將被當做「替罪羊」。
「中國從美國偷走了大量工作」、「將對中國産品徵收45%的關稅」、「將要求財政部長將中國認定為匯率操縱國」……實際上,在選舉戰中,川普經常將中國作為攻擊的靶子。雖然心裏明白,如果川普真的成為總統,將不得不探索現實性的政策,但中國或許仍然禁不住感到不安。
目前的中國經濟失去了過去的強勁勢頭,嚴重遭受過剩産能和過剩債務處理的困擾。將這種狀況稱為「新常態」的習近平認為,對於今後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創新極為重要。中國應該需要美國的尖端技術和經驗。尤為重要的是,對中國來説,美國是最大出口目的地,同時是賺取最多貿易盈餘的夥伴國。可以説如果考慮到這種情況,中國的真心話就是希望盡可能避免與美國經濟方面的摩擦。
正因為如此,中國無疑在川普上台之前,借助盡可能多的人脈收集資訊,為了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而加緊展開遊説。據海外的中文媒體報道,早在總統選舉期間,中國政府就成立了特別團隊派往美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飯野克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