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宏碁的大型代工工廠,筆者問一名高管「這些産品是宏碁設計的嗎?」,得到的回答是,「不,設計也由我們負責」。大型代工廠商不僅負責組裝,一般還會負責設計和開發。在個人電腦行業,由代工廠商主導産品開發已經變得非常普遍。
代工廠商真是方便。從設計到開發、再到零件採購,什麼都可以代辦。最近,代工廠商還可以提供産品運輸和庫存管理服務,甚至幫助實行一部分市場行銷職能。如果將業務全盤交給代工廠商,家電廠商就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了。如果産品滯銷,只要終止對代工廠商的委託即可,無需為工廠倒閉和裁員而煩惱。但是,過於依賴代工廠商將使廠家自身開拓業務的能力衰弱。
宏碁在剝離工廠之際,大部分研究開發(R&D)部門也一併進行了剝離。因為研發與生産是一個整體。雖然可以説這是理所當然的決策,但這可能導致宏碁新産品的開發和投入步履緩慢。可以説,積極策劃全新産品並迅速進行大規模生産的代工廠商是不存在的。果不其然,宏碁向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業務轉移的動作遲後,最終面對的是銷售額減少的結果。
日本的廠商均以工廠為基礎,通過改進生産工藝實現了發展。與台灣企業相比,日企的研發與工廠的結合程度更加緊密。這樣的企業如果失去工廠,新産品開發的能力也會變弱。在多大程度上依賴代工廠商,哪些業務該由自己來負責?美國蘋果公司沒有工廠,而是與最大代工廠商鴻海一同成長,但蘋果無疑深刻理解著委託業務代工的範疇和劃分這個範疇的方法。
進行資産輕量化,將業務全盤委託給其他公司,最終自己陷入沒有任何資産,也就是「零資産」的境地,那結果很可能是雞飛蛋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