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新聞編輯委員 瀧田洋一:法國總統大選和希臘大選折射出民意對財政緊縮政策的抵觸情緒。這樣的解説隨處可見。股市大幅下跌和歐元貶值雖然都不是尋常之事,但要説歐洲面臨著末日恐怕也為時尚早。
在法國總統大選中當選的社會黨候選人歐蘭德的綽號是「森林中的草莓」,意思是説歐蘭德毫不起眼、非常普通。如果不是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斯特勞斯·卡恩因性醜聞下臺,歐蘭德的名字大概不會被人知曉。
加強對高收入者徵稅,將100萬歐元以上收入的最高稅率定為75%。加強金融管制,將投資銀行業務從銀行分離出去。引入金融交易稅,將銀行收益稅率提高15%。禁止危險的金融商品和股票期權交易……
這些競選公約對歐蘭德氏而言,並非僅僅是為了討好選民。這也是強烈批判全球化和金融資本主義,倡導友愛精神的新總統的基本理念。這種路線對倡導建立「偉大法國」的保守戴高樂主義者具有很高的親和性。
在歐蘭德支援者的眼中,薩科齊大概顯得對德國總理默克尓言聽計從。歐蘭德主張對歐盟新「財政契約」重新進行談判。「財政契約」是法國對德國的單方面主張,由於需要對方的合作,實現難度非常大。不知雙方能否在德法首腦會談上達成妥協。
當然,成為歐洲債務危機起源的希臘事態仍然極為嚴峻。在大選中,呼籲進行財政重建的兩大政黨的議席均出現了大幅減少,在全部300個議席中僅獲得149個議席,未過半數。
希臘採用的是比例代表制,在大選中得票排名第一的政黨可以自動獲得額外50個席位。然而,即使加上額外的席位,財政重建派仍未能控制過半數席位,而反緊縮派則實力大增。如果如此下去無法組閣,有可能將重新舉行選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