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重振美國製造業無需「閉門造車」

重振美國製造業無需「閉門造車」

2017/02/13

PRINT

  當然,金融危機以來美國製造業的起穩除了歐巴馬政府的振興製造業及推動出口倍增政策以外,頁岩氣産業崛起帶來能源成本的下降、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基礎的智慧産品及智慧製造等技術産業化優勢進一步強化、競爭對手國家生産成本(包含能源、運輸等隱形成本(hidden cost)的總成本)相對高起等推動了美國製造業競爭力的提高。再則,美國市場的巨大規模也吸引了大量製造企業貼近消費地設立研發及生産基地,以快速對應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也可以説在消費地生産的「地産地消」策略更加明顯。筆者在近期訪問底特律時感到來自日本、中國、南韓的製造業企業是在增加而不是減少。因此,在目前的自由貿易體制下,只要美國繼續發揮技術上的優勢及強化製造業的內在競爭力,從宏觀層面看美國重塑製造業龍頭地位的趨勢明顯。

 

  但是,對重振美國製造業情有獨鍾的川普總統並不在意美國製造業在這種宏觀層面的趨勢變化,而是把政策優先放在了如何擺脫鐵銹地帶等傳統製造業地區的産業萎縮課題。因此、提出「買美國貨、雇用美國人」原則,必須「恢復國內的工作機會,恢復對邊界的控制」。就任總統後已開始落實退出TPP、重啟NAFTA談判、要求企業在美國投資建廠、威脅徵收高額「邊境稅」等對外經貿政策,同時開始研究對企業的減稅措施及放鬆經濟管制措施等有利提高企業活力的經濟政策。筆者觀察,川普新政與歐巴馬政府都重視重振美國製造業,只不過歐巴馬政府注重「高端製造業」與「創新」這一政策工具;而川普新政注重「傳統製造業」的就業效果及作為政策手段的「減稅」(降低成本)及貿易政策(限制進口、擴大出口)。因此,從形式上看歐巴馬的政策對象易及集中於大企業及矽谷創業企業等「高大上」地區;而川普的政策對中小企業及傳統製造業地地區有魅力。

 

金堅敏

  確實,全球化給各國的傳統産業集中地區帶來了轉型「陣痛」,中國、日本、德國等製造業大國都面臨不同類型的困境,川普新政勇於面對前幾任政府都無力解決的政策難題值得稱讚。同時,在財政困難的背景下提出減稅及放鬆對企業經營管制等市場手段營造「親商業」的宏觀經營環境對其他國家開展結構改革的遲緩行動樹起了一根標竿。但是,近示于強制企業投資國內的經營決策恐將帶來企業經營責任不清、損害健全的企業治理機制,影響企業經營效率的擔憂。通過WTO規則取締「不公平」貿易無可非議,但過度的貿易限制措施無助於本國企業競爭力的提高,三十多年前美日貿易摩差期間採取的貿易限制措施並沒有給美國的紡織、鋼鐵、汽車業廠家帶來競爭力就是先例。重振美國製造業不需要「閉門造車」。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金堅敏 簡歷
日本富士通總研主席研究員,博士(國際經濟法)。1978年就讀於中國浙江大學。85年至91年在中國國家科委國際合作局工作。92年就讀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國際開發研究科,97年取得博士學位。98年進入富士通總研經濟研究所工作至今。有「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日中關係轉機」、「華人經濟學者看中國的經濟實力」、「中國的主要産業和強勢企業」、「印度和中國比較」、「南韓企業的競爭力」、「中國網路企業的創新」等出版物/論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