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企業的將來
2017/05/08
西條都夫:有觀點認為,製造業與服務業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在不久的將來兩者將相互融合。隨著物聯網(IoT)和大數據的發展,生産商將不僅製造商品,還開始在商品銷售後繼續提供附加值服務。
![]() |
雅瑪多控股的大型物流中心「Haneda chronogate」(東京大田區) |
例如,日本工程機械製造商小松將向自身的建築機械用戶提供無人機自動測量服務,可使非熟練工的工作完成度達到熟練工的水準。美國通用電氣(GE)提供了航空引擎監測服務,幫助使用引擎的航空公司削減燃耗。將來,車企除了銷售汽車外,或許還可能變身為提供「交通」服務的拼車公司或共用單車公司。
用3D列印機製造
反過來,也有服務業企業將業務範圍擴大到製造業的例子。大型便利店等企業運營的自主品牌(PB),從零售企業主導開發新産品的意義上來看,或許可以稱之為流通資本的廠商化。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日本物流企業雅瑪多控股(有「黑貓宅急便」之稱,Yamato)從2月開始提供使用3D列印機的製造和配送業務。3D列印機成本較高,不適合大量生産産品,但在生産獨一無二的訂製商品時很有競爭力。
雅瑪多在位於東京大田的大型物流中心內引入塑膠粉末層壓成型3D列印機,生産矯正拇指外翻等足部變形的治療用鞋墊和重塑患者骨頭形狀的醫學模型訂製産品。
例如,先從醫院獲得X光和CT掃描圖像數據,製造與之完全相同的骨骼模型,再利用雅瑪多的配送網運送到醫院。醫院使用模型事先進行模擬手術,從而使正式手術能夠順利進行,減輕患者負擔。
![]() |
使用3D列印機生産的骨骼模型等 |
雅瑪多的賣點是「速度」。使用3D列印機可縮短製造時間,從雅瑪多在羽田機場附近設置的「Haneda chronogate」物流中心直接發貨也縮短了配送時間。以鞋墊為例,本來需要1周時間,現在縮短了一半。
滿足長期需求
雅瑪多總經理清水淳二表示,「目前該業務還是以醫療市場為中心,希望將來能擴大至機械零部件等。例如,已停産的老式紡織機等製造設備和擁有忠實粉絲的老式音響等,稀少關鍵零部件的長期需求還是大量存在的」。
預計今後製造業與服務業界限趨於模糊的傾向將進一步加快。一家企業要想趕上趨勢,擴大業務領域,建立他人難以效倣的業務模式,取決於其經營者的獨創性。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西條都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