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政治利用的經濟學家們
2017/04/21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的財政實際上已經破産。因嚴重的通貨膨脹,日本國債已變得如同廢紙。由此,政府躲避了債務的實際返還,但很多金融機構都持有國債,在這些金融機構存錢的國民失去了資産。嚴重的通貨膨脹導致收入由民間部門轉移到政府部門,政府的債務負擔最終轉嫁到了國民身上。
日本的財政紀律已經相當渙散。儘管在主要國家中財政狀況最差,但日本的財政支出總額每年都刷新最高記錄。另外,安倍首相承諾的財政健全化(2020年使基礎財政收支平衡)幾乎等於不可能。對此,主張停止增稅和削減財政支出的物價水準財政理論是再好不過的藉口,有可能會被政治利用。
對於日本這個「小白鼠」,也許會利用物價水準財政理論這一可能導致財政破産和金融危機的猛藥實施經濟實驗。但在日本的學術界,除了部分學者外基本沒有公開反對的聲音。可以認為這是因為日本的很多學者都在和政治保持距離。
![]() |
西村友作 |
經濟體制與日本不同的中國應該不會全盤接受西方各國學者的理論。不過,外來的和尚好唸經,權威的諾貝爾經濟學者的意見很有分量。尤其是不熟悉經濟領域的普通人,可能會不由自主地覺得他們説的是正確的。就算是對於海外的聲音,也需要具備能夠冷靜且有邏輯地應對的知識。今後,中國的高校和研究機構等都需要集中智慧,強力推進各領域智庫的建設和發展。
西村友作: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副教授,1974年生於日本熊本縣。1995年首次訪問深圳,隨後決心到中國留學,自2002年起在北京生活,2010年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隨後成為被該大學正式錄用的首位日本人專職教師。兼任日本銀行北京事務所客座研究員。專業是國際金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