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中國強勁GDP增長可信嗎?

中國強勁GDP增長可信嗎?

2017/04/27

PRINT

  特別是遼寧統計數據造假加劇了2016年數據的扭曲程度。以固定資産投資為例,遼寧省是2016年全國唯一的固定資産投資負增長省份,同比降幅高達63.5%。但若按遼寧省GDP構成,固定資産投資降幅高達60%以上的情況下,若消費和凈出口保持不變,GDP應該同比下降應為30%左右,而實際遼寧省GDP僅為-2.5%。固定資産投資異常暴跌是遼寧省在2015年政府領導班子更換後,加強數據擠水分工作,但未對歷史數據修正所致。

 

圖五:剔除遼寧省異常值後群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並未下滑

 

  2016年全國固定資産投資累計增速8.1%,比2015年10%的增速回落了1.9個百分點,增速為1999年以來的最低水準。然而如果剔除遼寧省異常值之後,2016年全國固定資産投資累計增速上調至10.5%,反而比2015年上升。

 

  提高統計數據品質任重而道遠

 

  梳理了2015年和2016年數據扭曲的經驗後,筆者認為,在分析中國經濟數據時,為避免誤判,有必要結合多項數據綜合做出解讀。尤其是需要結合更貼近實體經濟的行業數據,或難以被人為操縱的大數據來進行全面分析,才能對經濟態勢有更清晰地認識。

 

  統計數據是政府宏觀決策的基礎,頻頻引發質疑的數據真實性問題也不容忽視。正如筆者上述文章中一直強調的,統計數據缺失(如調查失業率、産能利用率等指標的缺失,季節性調整缺失,透明度不足,受地方政績影響基層統計數據謊報等問題,不僅為學術界與投資者研究平添困擾,也極大影響決策層政策的有效性。

 

  改進提高數據品質任重道遠,未來中國提高數據品質,緩釋外界質疑,需要從體制上破除惟GDP論、從專業上多借鑒國際經驗、從心態上直面質疑,並鼓勵民間群體和學術界對統計數據深入研究互補所長作出改進。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沈建光

沈建光 簡歷:

 

      經濟學博士,現任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 首席經濟學家,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及亞洲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曾就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博士後,擁有赫爾辛基大學經濟學博士和碩士學位,本科曾就讀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系。

 

      此前為歐洲央行資深經濟學家,負責亞太經濟預測和分析,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芬蘭央行經濟學家,及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資深經濟學家,國際經合組織顧問和中國人民銀行訪問學者。是經合組織02年專著「中國和世界經濟-入世的挑戰及應對」作者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8
具有一般參考性
 
8
不具有參考價值
 
71
投票總數: 13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