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導彈技術迅速提高背後是某國
2017/06/23
最近,俄羅斯總統普丁還發表了擁護朝鮮推進核開發的言論,稱「小國要想保證獨立和安全,除了保有核武器外別無他法」。隨著朝鮮的貨客船開通連接兩國港口的新航線,俄羅斯開始不再隱瞞支援朝鮮的態度,實際上,俄羅斯很早以前就開始在軍事方面持續支援朝鮮。
![]() |
駛入俄羅斯海參崴港的朝鮮客貨船「萬景峰號」,拍攝於5月18日 |
那麼,俄羅斯為何要支援朝鮮?有什麼好處嗎?
要想找到答案,需要放眼全球局勢。俄羅斯在中東支援了敘利亞阿薩德政權,敘利亞內戰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説就是美俄的「代理戰爭」(今後過激派組織「伊斯蘭國」被討伐後,代理戰爭的色彩將進一步增強)。歐洲方面,俄羅斯在臨近前蘇聯國家、以美國為盟主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成員國波羅的海三國的邊境增強了軍事力量,正在加強施壓。
另外,如果在東北亞也能製造緊張局勢,那麼就可以分散以歐洲和中東為首,向世界各地派遣兵力的美軍的注意力。朝鮮是俄羅斯自己採取最低限度的行動就能讓美軍煩惱,讓美國同盟國動搖的「一步好棋」。
俄羅斯幫助朝鮮的另一個理由被認為是想把朝鮮作為「武器實驗場」。俄羅斯因與美國簽訂了中程核力量條約(INF),不能保有中程彈道導彈。不過,如果向朝鮮提供技術和裝備,委託其實施實驗,就能獲得寶貴的實驗數據。
日本政治需要放眼國防整體
朝鮮在技術方面擁有強大後盾的可能性非常高,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內部現在仍然在討論「MD強化論」。然而,繼續強化MD就像是在「沒有底的容器」中持續注水一樣。
發生東日本大地震時,日本自衛隊的補給和後勤部門暴露了極為虛弱的體制,這種情況好像現在也基本沒有改善。因為預算全都撥給了MD等大型裝備。今後,向花費龐大經費的MD投入的越多,後勤部門就會變得越弱,自衛隊將成為「失去戰鬥力的軍事組織」。而這正中朝鮮和俄羅斯的下懷。
政治不能只看到裝備,包括後方支援在內,還要具備放眼國防「整體」的能力。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高坂哲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