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用單車湧入日本,有戲嗎?
2017/08/23
從運作東京地區「自行車社區」DOCOMO共用單車的實際效果來看,截至2017年6月底在東京7區(其中6區可以跨區借停)共投放共用單車(電動自行車、自動鎖、搭載GPS、信用卡或IC卡(如交通智慧卡)支付、加入自行車保險)4200輛,自動借還停車點307處,2016年的利用次數從2015年的66萬激增至16年的180萬次。
![]() |
中國的共用單車 |
但是,與2014年就已投放11,000輛共用單車、年利用數達1003萬次的倫敦市(數據來源:「Mayor’s vision for cycling.」)相比,不得不説東京的共用單車推廣進展過於緩慢。
日本在共用單車進展遲緩的背景,筆者認為除阻礙共用經濟本身發展的經濟社會背景:如創新者缺乏「法無禁止既可為」的挑戰意識;消費者從「所有」到「所用」的消費意識轉換慢及對新的服務風險承受能力偏弱;手機支付普及率不高等因素外,借停點過少難以發揮共用單車「隨借隨停」的優勢、民間企業在共用單車服務中的市場主體地位不明有關。
目前,DOCOMO共用單車等服務運作與擁有停車空間的「7-11」便利店等合作,致力於開拓更多的共用單車停車點,以增加利用的便利性。據筆者觀察:日本各城市都有大量的公共或私有的自行車停車空間,其中有一部分完全可以作為共用單車的停車網路共同使用。因此,地方政府不應拘泥於幾個具體項目的實施,而應該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去建立規範制度、建設停車網路等培育共用單車服務市場的發展上下功夫。
通過以上觀察,可以發現儘管目前日本的共用單車服務市場進展緩慢,但是其潛在市場可觀。同時,在物聯網時代日本社會對發展共用經濟也具有強烈的願望。其實,自去年以來日本各界對中國共用單車的爆發性增長(儘管需要儘快規範)持以刮目想看,媒體也給予大量報道。同時,中國共用單車企業闖進日本市場也成為一個熱門話題。特別是中國共用單車的時尚設計、應用金融科技、雲技術等高科技手段提供新穎的出行服務表現出敬仰之意。再加上日本消費者總體上守規則、共用車輛好管理等因素,可以説中國共用單車企業開拓日本市場具有良好的機遇。
同時,日本在發展無樁共用單車的基礎條件(足夠多的停車點、便捷的手機支付)發展緩慢、日本消費者對服務商、特別是外國服務提供商收集、利用數據的抵觸情緒較強等將成為中國共用單車進軍日本市場的一定挑戰。另外,為規避共用單車事故風險而需要加入保險等,共用單車的商業模式也需要一定的調整。
因此,根據日本市場特點制定本地化的發展規劃及利用好本地資源推動商業計劃的實施是不二的戰略選擇。同時,日本社會能否適應無樁共用單車模式,日本在改革現有自行車管理體制、發展共用單車基礎條件方面能否取得快速發展也有待進一步觀察。中國共用單車企業對日本共用單車市場發展的耐心將經受考驗。
![]() |
金堅敏 |
金堅敏 簡歷
日本富士通總研主席研究員,博士(國際經濟法)。1978年就讀於中國浙江大學。85年至91年在中國國家科委國際合作局工作。92年就讀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國際開發研究科,97年取得博士學位。98年進入富士通總研經濟研究所工作至今。有「自由貿易與環境保護」、「日中關係轉機」、「華人經濟學者看中國的經濟實力」、「中國的主要産業和強勢企業」、「印度和中國比較」、「南韓企業的競爭力」、「中國網路企業的創新」等出版物/論文。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