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市場出現異常
2017/12/29
張勇祥:中國的金融市場正在發生異常。在公司債市場上,發行額減少了3成,而銀行間的資金融通則增加了5成。受銀行間拆借利率上漲影響,上海股市較11月的高點相比下跌了5%。由於中國領導層提出防範金融風險和壓縮企業債務,部分銀行開始積極籌集資金。由於當局強化資本限制和調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時隔4年出現上漲。
「這麼缺錢嗎?」令銀行的資金管理負責人感到困惑的是大型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銀行積極籌集資金的行動。12月4日浦發銀行發行了近740億元的「同業存單」,11月之後的融資額達3800億元。
![]() |
浦發銀行此舉被視為應對政府遏制金融風險的政策。部分銀行通過向個人銷售「理財産品」來籌集資金。不過當局認為理財産品的用途不透明,要求減少理財産品的銷售,因此銀行需要新的融資手段。
依賴發行同業存單來緊急確保資金的不只有浦發銀行。銀行整體的同業存單發行額截止27日超過20萬億元,大幅超過2016年的13萬億元。由於資金供需趨緊,為期3個月的銀行間拆借利率上漲至4.9%以上,創下2015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利率上漲還對企業的融資構成衝擊。預計2017年的公司債發行額在3萬億元左右,較2016年全年的4萬2千億元相比將大幅減少。國有企業江蘇交通和昆明鋼鐵等企業因利率上漲而放棄發行公司債。
利率上升意味著債券價格的下降。大型銀行持有大量的債券,進入2017年以來,由於利率上升,讓這些銀行出現損失。如果為了維持財務的健全性,而控制融資的增長,成為經濟增長阻礙的情況就不可避免。
![]() |
上海金融街的顯示牌 |
2017年超過400家企業實現IPO(首次公開募股)的股市也出現「變天」跡象。監管當局對於申請上市的企業,定期召開審查會,11月底申請上市的3家企業均未獲通過,這種事態實屬罕見。
12月19日,4家申請上市的企業中,只有1家獲批。新上市股票的股價聯袂大幅上漲,大量的投機資金湧入。在市場上不少觀點認為政府顯示出通過強化審查來遏制投機的姿態。
上證綜合指數自年中到11月一直呈上漲趨勢,不過當前則創下4個月來的最低點位。不少觀點擔心,監管當局遏制風險的舉措將導致2018年之後經濟減速。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張勇祥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