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源代碼讓製造業由獨創走向共創
2018/03/13
奧平和行:源代碼相當於軟體的設計圖,如果對外公開,那麼誰都可以進行改良和自由使用。回顧開放源代碼的歷史,可以説10年前的2008年從兩種意義來看都是關鍵年份。
2008年進入谷歌,目前在智慧手機基本作業系統「安卓」部門負責産品管理的副總裁薩米爾·薩瑪特(Sameer Samat)回憶道,「雖然當時知道智慧手機將變得重要,但誰也不確信一定能成功」。
![]() |
谷歌總公司 |
在薩瑪特入職谷歌不久後,首款使用安卓開源作業系統的手機上市。10年後的今天,已經有1300家企業推出了2.4萬款搭載安卓系統的産品,月度用戶人數超過20億。與此同時,全球使用移動終端上網的簽約用戶數增至10倍。
2008年2月,軟體開發者能夠公開和共用代碼的平臺「GitHub」的運營公司誕生。GitHub在10年時間裏成長為超過2700萬開發者使用的平臺,成為開源軟體普及的基礎。
2018年1月上旬,在美國的國際電子消費展(CES)上,百度首席運營官(COO)陸奇自信滿滿地表示,簡單而言,百度實質上就是中國的谷歌。
百度的核心業務是網上搜索,陸奇的話確實是「正中要害」。但將百度比作谷歌的理由不僅只有這一點。
陸奇曾任職於微軟等美國IT企業,目前正致力於推進人工智慧(AI)的開發。在被定位為重點的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將採用與安卓一樣的手法,讓眾多軟體開發人員與合作企業參與其中。
百度2017年在自動駕駛領域啟動了「阿波羅計劃(Apollo)」,項目負責人出身於谷歌的安卓部門,該項目的代碼將在GitHub上公開。包括美國福特汽車和德國零部件巨頭博世在內,合作企業達到90家,中國企業2018年內將利用該技術量産巴士。
![]() |
百度和北汽展出的自動駕駛試驗車(2017年7月5日,北京) |
開放源代碼適合品質和安全性能十分重要的汽車嗎?雖然也存在懷疑聲,不過熟悉IT和汽車行業的名古屋大學客座副教授野邊繼男表示,「在支撐自動駕駛的機械學習方面,數據越多性能越高。開放源代碼以提高開發速度的手法十分有效」。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