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從貿易戰到科技戰 東芝事件啟示
2018/05/04
而從長期來看,認識到問題的深刻性,從戰略而言,中國未來或做出如下準備:一是對外方面,對美強調經貿合作是中美關係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但由於川普政策的不可測性,見招拆招或是應對。為防止其咄咄逼人,予以適當的反擊,做到以戰促和是大概率事件。與此同時,加強與歐洲及日本等高科技國家的合作,繼續堅定市場化與國際化,爭取結成廣泛同盟,也是十分務實的政策選擇。
二是對於中國自身而言,加快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勢在必行。預計未來中國將在實施科技興國和「中國製造2025」戰略,鼓勵創新,保護産權,促進市場環境更加公平,加強環境、勞工保護,完善法律與監管等方面做出改變,在筆者看來,上述舉措不僅是外部訴求,也是走向國際舞台中央的必經之路。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 |
沈建光 |
沈建光 簡歷:
經濟學博士,現任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 首席經濟學家,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及亞洲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曾就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博士後,擁有赫爾辛基大學經濟學博士和碩士學位,本科曾就讀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系。
此前為歐洲央行資深經濟學家,負責亞太經濟預測和分析,曾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芬蘭央行經濟學家,及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資深經濟學家,國際經合組織顧問和中國人民銀行訪問學者。是經合組織02年專著「中國和世界經濟-入世的挑戰及應對」作者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