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圍堵華為看國際標準之爭
2019/03/04
中山淳史:排除中國企業製造的新一代通信標準「5G」設備的趨勢似乎從美國開始擴大。雖然説背後被認為存在安全保障方面的問題,但各國對於超大國推進的「事實上的國際標準」戰略的警惕感也被視為原因之一。
中國企業的優勢歸根到底在於本國市場巨大。如果在巨大市場形成穩固的經營基礎,在海外的市場競爭也能以優勢地位推進。這種進攻全世界的模式在美國企業中也很常見,亞馬遜和谷歌已成為被全世界警戒的存在。
針對谷歌等,歐盟出台了《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雖然形式上是個人資訊保護規則,但也有著反擊美國IT企業的事實標準戰略的一面。
![]() |
在全球化經營中,掌握國際標準關乎生死。但是,形成標準的方法除了事實標準之外,還有「法定標準」這一思路。法定標準採取區分市場競爭和規則制定競爭、通過多邊談判和公共機構來敲定競爭規則的流程。
很多專家指出,目前在世界範圍內法定標準戰略受到的支援在擴大。日本近年來的趨勢也是將重心轉向法定標準。
由於法定標準起源於擅長討論和談判的歐洲,要通過法定標準掌握主導權,日本面臨語言和文化方面的較高阻礙。例如新一代通信標準方面,日本掌握了世界頂尖水準的技術,但卻有著在圍繞「3G」的談判中處於劣勢、在之後的世界標準競爭中掉隊的慘痛經歷。此外,還有奈米技術、鐵路系統領域,日本最近10年的現實是不斷重蹈覆轍。
汽車拉力賽「F1」和跳臺滑雪等體育賽事可能比較容易理解。日本的團隊和選手根據規則在國際比賽中取得壓倒性勝利。於是,在無法取勝的傳統強國等的主導下,比賽規則迅速改變,日本隊的優勢被削弱。這樣的事情過去曾發生過很多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