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從美國圍堵華為看國際標準之爭

從美國圍堵華為看國際標準之爭

2019/03/04

PRINT

 

       規則制定的競爭在比賽和商業活動之外,而且是從比賽開始之前已經展開。在規則制定中掌握主導權的是具備説服力、獲得他國認可和共鳴的國家、企業和組織,而被打敗的一方將在比賽和市場競爭中嘗到苦果。事先能找到多少夥伴,顯著影響到勝敗。

 

       日本能在多大程度上跟上這種全球趨勢呢?讓我們來看看稱得上法定標準象徵的組織——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從各個領域合計接近250個的「技術委員會(TC)」主席職位來看,經常是主席的出身國成為討論的主導者。日本出身的主席目前有17人。可以看出日本正在主導樹脂和鋼鐵産品等領域的規則制定。

 

華為開發的5G基地台(資料圖)

 

         在主席的出身國中,美國和歐洲佔據壓倒性多數。最近,中國可能也意識到法定標準戰略的重要性,已將主席職務增加至27人,超過了日本。

 

       在獲得國際支援的同時制定規則的情況不僅限於公共機構。很多日本企業以日本特色品牌和服務在全世界建立起強有力的生態系統。例如大型食品企業在産品中附贈「母子健康手冊」,並在亞洲推動建立「營養師及保健師制度」,提高了健康意識,擴大了銷售份額。此外,雅瑪多控股建立冷藏及冷凍配送網,成功實現了「削減食物損耗」。這些企業都在提高世界範圍內社會評價的同時實現了業務增長。

 

       在數位技術領域,還有人首次把力爭解決社會課題的源自日本的行動指南「社會5.0」移植到海外。而在智慧社區領域,擔任ISO主席的多摩大學客座教授市川芳明與斯洛維尼亞內閣成員在交流中意氣相投,發展到該國在基礎設施等廣泛領域推動採用日本的課題解決方法、技術和規則。

 

       市川芳明説,吸引斯洛維尼亞的因素是「巨大的野心和共鳴」,「不是12年就能解決的問題,富裕、安全和健康等大的主題才是世界期待的」。

 

       提到大主題,聯合國制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就很宏大。其中納入了實現健康和長壽、高品質基礎設施、應對氣候變化、迴圈型社會、和平與安全等截至2030年的世界目標。德勤諮詢的調查顯示,這些領域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00萬億日元。但是,在將可持續發展目標視為商機的企業的比例方面,歐洲為64%,而日本僅為37%,存在差距。

 

       日本絕不能眼睜睜地錯失忽略的商機。日本不應僅在以實力決勝負的事實標準上與中美等國戰鬥,而是應該開拓沒有任何競爭者的未來的巨大市場,這更能改變世界看待日本的目光,形成良性循環。尤為重要的是,在這樣的市場上能找到多少成為夥伴的國家和企業,關係到能否以有利地位推進日本主導的規則制定。這是需要發揮才智的地方。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中山淳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0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2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