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買黃金是對當今貨幣制度的否認?
2019/08/08
志田富雄:2018年夏季,美國市場的黃金期貨一度跌至1金衡盎司1161美元多(近期合約)。這是因為有觀點認為,如果美國經濟順利復甦、貨幣政策邁向正常化,不會産生利息的黃金的作用將下降。
但是,市場的風向已完全改變。美國金融部門近日時隔10年半進行降息。由於美國總統川普的壓力,市場將進一步降息納入視野。黃金期貨8月5日突破1460美元,創出6年零3個月以來的新高,黃金重新回到表面舞臺。
![]() |
中央銀行的黃金買入量在「尼克森衝擊」以後達到最大規模 |
中美貿易摩擦日益激烈,大宗商品市場籠罩沉重的氣氛。即使同屬於貴金屬,汽車産業需求較多的白金仍然低迷。本來更高的白金價格開始低於黃金,逆轉幅度擴大至創歷史最大的逾600美元。
推高黃金價格的因素還有更長期的變化。工銀標準銀行(ICBC Standard Bank)的東京分行行長池水雄一自2018年起就表示,「美國利率上升,美元匯率提高,但黃金價格並未暴跌,顯得難以理解」。
其背後存在新興市場國家央行對黃金的「爆買」。
黃金的調查機構世界黃金協會(WGC)最近推算顯示,全球的央行和官方機構2018年凈買入656噸黃金,自1971年美國停止美元與黃金兌換的「尼克森衝擊」以後創出最大規模。2019年1~6月買入逾374噸,全年有望超過700噸。
在黃金市場上,各國央行在1990年代曾是巨大的賣家。對價格徘徊在300美元左右的黃金喪失信心,增持美國國債等的趨勢曾在歐洲擴大。
歐洲中央銀行(ECB)和14個國家的央行為了遏制黃金出售熱潮,1999年簽署了把全年出售量限定在總計400噸以內的協定。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