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中國向服務業轉型過快了?

中國向服務業轉型過快了?

2019/08/16

PRINT

日本記者看中國

  中國的製造業正因為技術工人不足而煩惱。原因在於務工人員都去應聘配送員等,流向了城市中的服務業。向服務業的産業構造轉型是中國的一項國家政策,但轉型速度超出預想,對製造業産生了不良影響。   

   

  「有新宿舍,還能免費洗衣服」,伴隨著輕快的搖滾樂,對工廠內的情況侃侃而談,最近中國的短視頻APP「快手」和「抖音」上經常出現類似的招聘資訊。

    

在休息時間吸煙看手機的工廠工人們(廣東省) 

      

  廣東省潮州市縫紉工廠裏,20~30多歲的年輕工人不到幾個月就會辭職。而培養不出熟練工,就沒法承接高單價的訂單。工廠老闆陳先生表示一直在招人,但都幹不長。陳先生開始在短視頻APP上發佈招聘資訊,他表示可能性微乎其微也要一試,但現在也沒人應聘。

    

  儘管企業把生産基地從中國遷至越南等地的舉措不斷推進,加上貿易戰也使得製造業的雇用狀況出現惡化苗頭。但是到現場一轉,卻發現有很多工廠老闆像陳先生這樣,無論工人品質還是工人數量上都存在不足。

   

  5月,華為受到美國制裁時,在廣東省珠海市的代工工廠周邊出現了激烈的「人才爭奪戰」。在暫時停産的工廠周圍,人才仲介急忙支起帳篷,為電子零件、金屬零件等約20家企業貼出了招聘資訊。一家仲介的員工興奮地説,「一看到華為受制裁我馬上就跑來了,應該有一些人因為嫌棄停工減薪而辭職」。

    

  在1990年代前期,中國由於金融、交通、旅遊業的火爆,帶動了第3産業振興。1994年第3産業的從業人數超過第2産業,到2012年兩者的國內生産總值(GDP)貢獻值出現逆轉。

   

  之後,隨著電商、外賣、共用單車等新興産業的急速成長,企業大量招聘配送人員及駕駛員。到2018年,「農民工」的就業去向中第3産業已超過第2産業。

     

  在廣東省,一名20多歲男性7個月前從金屬加工工人跳槽為外賣配送員。月薪從不到5千元漲至9千元,漲了近一倍。詢問他是否後悔拋棄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時,這名男性直言「沒有東西比到手的工資更重要了」。

    

  從産業結構上來看,「世界工廠」中國似乎越來越難以培養技術工人,未來將會如何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比奈田悠佑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2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23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