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大戰,美國敗像已露
2019/09/17
東南亞的經濟專家表示,與中國2家企業相比,愛立信和諾基亞的價格高出2~3成。對東南亞和印度來説不合算。
另外一個原因在於美國自身。在批評中國的同時,美國自身也參與情報間諜活動——這種不信任感在亞洲內部不斷增強。
知道可能存在被中國獲取資訊的危險,但是,美國或許也在利用先進的高科技,大肆監視外國的通信,獲取資訊——東南亞的當局者和安全專家透露出這樣的不滿。
東南亞冷眼旁觀的是美國的間諜活動。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前僱員史諾登爆料稱,美國政府侵入各國政府和企業的網路,暗中獲取資訊。
也就是説,在資訊被拿走的風險方面,中國和美國沒有什麼區別。在伊斯蘭人口眾多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和汶萊等國,甚至有看法認為,與中國相比,資訊被美國竊取更為可怕。
受長達20年的阿富汗和中東戰爭的影響,在亞洲的伊斯蘭圈,對美國的感情芥蒂沉澱下來。一位前外交官的話很有代表性。
他説:「正如薩達姆·海珊領導的伊拉克那樣,美國將向不聽話的國家投下炸彈。但是,中國將向看不順眼的國家投下金錢(投資),還是中國更好。」
要想抗衡華為和中興通訊,歐洲和日韓的通信企業必須提高價格競爭力,建立能擴大市佔率的體制。美國或許有必要進一步共用所謂依賴中國企業的風險,在此基礎上,為了在6G領域掌握主導權加快投資。日本通信商NTT最近成功開發出著眼於6G的新技術。中美數字主導權的競爭不會止步於5G,下一場戰爭已經打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秋田浩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