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中國「現實世界」變小
2020/03/09
不言而喻的是,虛擬世界的擴大也會讓現實世界隨之縮小。集會和聚餐被禁,街頭的零售店、飯店和娛樂設施很多都處在面臨倒閉的緊要關頭。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調查顯示,在屬於旺季的春節期間,服裝相關實體店的70%停止了營業。在網際網路上,傳出聲稱體育培訓班的30%將難以為繼等的呼聲。此外,無法爭取到觀眾的電影院的經營也面臨嚴峻的局面。
實體店的劣勢不斷加劇
令人吃驚的是以提供西北菜而在中國廣為人知的大型餐廳連鎖西貝餐飲的困境。「當前西貝400家線下門市基本都已停業。我們現在貸款還不多,即使貸上款發工資,我覺得撐不過三個月」,該公司董事長賈國龍毫不掩飾地面對媒體吐露出危機感。之後,多家銀行提出給予支援,似乎已經渡過目前的危機,但同樣擔憂陷入倒閉的餐飲業者還有很多。
原本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之前起,實體店舖就已處於劣勢的狀態。在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41萬億元)中,電商(商品銷售)所佔的比率達到20.7%。相比2015年的10.8%出現大幅上升。順便説一下,據日本經濟産業省統計,在日本的面向消費者的零售中,電商所佔的比率(商品銷售的電商化率)2018年僅為6.22%。在中國,電商越是滲透,實體店就越發面臨困境。
在被網際網路擠壓的背景下,再加上店舖租金的提高,實體零售業和餐飲店不斷被迫關門。在中國的大城市,街邊的實體店不斷關閉,各處都能看到捲簾門緊鎖。除了商業購物中心之外,附近看不到商店街的煞風景的住宅區正在增加。另外,由於此次的新型肺炎疫情防控舉措,就連位於市中心的商業街和巨大購物中心的生存也受到威脅的狀況。
在防止疫情擴大的過程中,中國民眾悶在家中,承受著痛苦的感覺,但也許會意外的體會到,工作、教育、消費和娛樂很多都能在家中進行。也許是不合時宜的説法,但可以認為中國第一時間看到了現實世界的縮小。商店、學校和辦公室從街頭消失的情景或許並非杞人憂天。如果疫情告一段落,中國似乎需要重新規劃新城市的未來藍圖。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村山宏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