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加快歷史進程
2020/06/10
由於新冠疫情,工作、娛樂等許多經濟和社會活動轉移到網上。加上高速通信標準5G等技術進步,數位革命的歷史應該會不可逆地向前推進。
與數位化一同加速的是以中美對立為象徵的全球分極化、分裂化。對疫情爆發初期中國的應對和資訊公開持懷疑態度的美國表示要脫離世界衛生組織(WHO),對中國的態度更加強硬。中國同樣以被稱為「戰狼外交」的強硬姿態,在全球維護著本國的防疫策略。在美歐強烈批評的香港政策上也絲毫沒有讓步的跡象。
![]() |
在美國,以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導致黑人男子死亡的事件為契機,抗議活動不斷擴大,部分演變成了暴亂。疫情導致經濟形勢惡化,民眾的不滿情緒高漲,在這樣的情況下,中美領導人似乎都顯現出本國優先、對外強硬的態度。
「也許會變成G10、G11」,5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提出一個新框架方案,提議將原定於6月下旬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G7峰會)推遲到9月以後舉行,並邀請俄羅斯、南韓、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參加。
G7誕生於東西冷戰時期的1975年,目的是彰顯石油危機後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團結。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進入21世紀後,中國逐漸崛起,美國的實力開始顯現出陰影。這一問題在2008年雷曼危機發生之後顯露出來,當時誕生了中國等新興國家參加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
而G20也早已陷入功能不全。雖然有觀點認為川普的提議是在為秋季總統大選而作秀,但也可以理解為這是以新冷戰為前提編織對華包圍網。
在中美對立的夾縫中,日本外交也面臨著考驗。
「Y·A是誰?」4月上旬,一篇投稿至美國外交雜誌《美國利益》(The American Interest)的題為《對抗性對華戰略的優點》的論文,在外交人士中引發話題。作者署名為縮寫「Y·A」,被認為是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這篇論文的主題思想是「雖然川普政府的對抗性對華政策存在諸多問題,但不希望美國回到把中國視為國際合作對象的歐巴馬時期的政策」。
如果美國推行極端的對華分離政策,將會影響到訪日外國人、供應鏈和消費市場上依賴中國的日本企業。但考慮到日本的安全保障,理想的狀態是,美國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並繼續參與亞洲地區事務。可以預見的是,今後日本不得不選擇美國還是中國的局面將會增加。
疫情之下,全球的數位化和分裂化趨勢加快。尋找新的國際秩序平衡點的混沌狀態估計會持續一段時間。日本同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艱難選擇。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論説委員長 藤井彰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