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為什麼投資日本商社
2020/09/07
第2個好處或許是在確保現金流的同時、能擴大資源相關的「投資敞口」這一點。
應對新冠疫情的大膽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啟動,加劇了對貨幣價值受損的擔憂,同時推動了黃金價格上漲等資金流向實物資産的趨勢。但是,正如巴菲特曾在2018年的股東大會上針對黃金投資表示黃金「什麼都不能創造」一樣,對於投資無法帶來增長和現金流的資産持否定態度。在這一點上,綜合商社是能保持對沖通膨和創造現金流這一平衡的投資對象。
對日本商社股投資的第3個好處是,作為波克夏「擺脫過度集中於美國」的合作夥伴相得益彰。
作為長期的巴菲特觀察者、將商社股視為高分紅股票且很有潛力的日本樂天證券的首席策略分析師窪田真之指出,「波克夏和商社同為投資公司,業務組合的共同點很多」。的確,在食品等消費和鐵路等基礎設施相關領域、以長期眼光推進投資、穩定享受經濟增長帶來的紅利這一投資模式具有相通之處。
窪田表示「還將受益於形成包括新興市場國家在內的全球化、相比波克夏更強於IT領域等商社的優勢」。按照比較國內生産總值(GDP)和股市總市值的「巴菲特指標」來看,美國股市處於歷史性的高點。如何推進風險分散是著眼於「後巴菲特」時代的波克夏的課題。
借助意想不到的「巴菲特的背書」這一東風,日本商社股一度迅速反彈。市場上似乎有聲音表示,「或許能成為處於超賣狀態的海外企業重新審視日本股票的契機」。
當然,也存在懷疑的看法。在美經驗豐富的一位資深市場相關人士指出「此次買入商社股,或許偏離了巴菲特的‘不投資自己不理解的資産’這一信念」。他同時困惑地表示「像金融危機那樣的投資機會減少,投資成績低迷,由於焦慮而陷入迷途。難以指望以前的‘神力’」。
充滿意外的日本商社股投資具有給波克夏帶來「一石三鳥」的可能性。另外,這種「奇招」的成敗或許將對巴菲特的名聲和日本股票的重估産生不小的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高井宏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