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再見吧,安倍經濟學

再見吧,安倍經濟學

2020/09/14

PRINT

   

      在日本平成時代「失去的30年」裏,拖累股市的是電力、銀行和基建。這些行業是受規定保護、受益於公共事業的行業。政府的改革壓力是有效的,前幾天菅義偉一句「地方銀行過多」,引發市場對銀行重組的期待,使得地方銀行的股價暴漲,由此就可見一斑。這三個行業因為過於依賴政府,此前一直作為與革新不沾邊的行業而被市場拋棄。

     

       其次是家庭經濟。要讓超過1800萬億日元的金融資産流入股市等投資,必須有「擺脫通貨緊縮」的宣言。儘管新冠危機導致對通貨緊縮的擔憂增強,但在8日的競選演説中,沒有一位總裁候選人表明「擺脫通貨緊縮」的決心。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存錢比進行價格會下跌的投資更有利,因此資金不會流入股市等。

    

      而且日本也沒有足夠的高品質金融産品讓家庭購買。日本有一件令人尷尬的事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7年公佈了主要國家人民的金融知識調查結果。

    

       日本「分散投資」的分數低於平均值。日本人回答不出「股市投資信託比投資1隻股票更安全」這樣的話。但也有分析認為,「日本人對股市投資信託沒有好印象,因此做出這樣的回答也在情理之中」。

     

      「野村日本股市戰略基金」2000年設立之後不久籌集金額就達到1萬億日元,讓日本的投資文化呈現出發展態勢,但因為管理業績低迷,贖回金額增加,如今只剩下500億日元。金融廳剛剛提出了資産管理行業的改革政策。如果像1990年代末的「金融大變革」那樣虎頭蛇尾的話,將會帶來麻煩。

    

      下一任日本首相的運氣不錯。在世界經濟從低谷向上好轉的時期接過接力棒,而且美國偉大投資家華倫·巴菲特已下定決心大量買入日本多家商社的股份。

    

      美國股市給人以過熱的感覺,而美國市場相關人士則對日本股市充滿期待,認為日本政治和企業經營發生變化後,日本股市的低估值將會獲得修正。美國投資雜誌《巴倫》(Barrons)稱「日出之地迎來了黎明」,借機介紹了大金工業、基恩士(Keyence)、牧田等龍頭股。

    

      不過,正如今年春季拋售了美國航空股所展現的那樣,巴菲特的聰明之處在於,如果投資前提發生變化,將會毫不留情地拋出。那樣的話,將會對所有日本股市造成沉重打擊。

    

      要想獲得巴菲特的信任,還要考慮修正安倍經濟學。很多相關人士都在研究的一個案例是,香港政府上世紀90年代末用救市購入的股票創建了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井然有序地出售給了投資者。很多人批評日本銀行大量購買ETF導致股價扭曲,市場上對「善後」的期待逐漸高漲。

    

     石破茂提出了「大調整」理念。如果菅義偉過於執著于繼承安倍經濟學,將會重蹈因厭惡變化而無法應對泡沫經濟崩潰的「日本社長」的覆轍。「再見吧,安倍經濟學」,市場正在期待能説出這句話的新鮮政策。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梶原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