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的教訓:應對意料之外的危機
2021/03/11
10年過去了,儘管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進展,但地震時暴露出來的難題仍沒有得到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又迎來了新冠疫情這場新的考驗。這次也是需要同時應對傳染病蔓延和經濟惡化的複合型危機。
日本此次並未採取封城等強制措施,而是通過戴口罩、勤洗手及避免三密(密閉、密集、密切接觸)等國民自主的行動,將感染人數控制得比歐美好。
不過,日本政府在資訊發佈及突發狀況下的醫療體制等應對危機方面仍存在課題。
3·11大地震後,日本政府在防災方面的應對有了進步,但面對傳染病這一新的威脅卻毫無防備。
2001年美國 「9.11」 恐怖襲擊、2008年雷曼危機、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然後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進入本世紀,世界上接連發生可以稱得上是「預料外」且「百年一遇」的嚴重危機。
危機反覆上演,但每次情況都不一樣。
現在已是不論國家還是國民都要靈活應對「意料之外」的危機的時代。
經歷了3·11大地震的仙台機場正在經受新冠疫情的考驗。機場擴大了台灣及南韓等國際航線,2019年度的旅客人數達到了371萬人,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但2020年度在截至1月的10個月裏,旅客人數僅達到99萬人。
2月,在人流稀少的機場大廳出現了一架鋼琴。這是在地震時因被海嘯淹沒而受損、之後得到修復的「復興鋼琴」。
![]() |
放置在仙台機場大廳的「復興鋼琴」 |
琴聲在沒有人的國際線櫃檯前不時的迴響。鋼琴旁邊有彈奏者手寫的留言:
「正如這架經過很多人之手恢復了原有音色的鋼琴一樣,我們也將在很多人的祝福下,繼續前行。」
3·11東日本大地震已過去10年。希望將當時的悲傷、復興的誓言及教訓告訴下一代,同時下決心面對當下的考驗。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論説委員長 藤井彰夫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