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專欄 > 疫苗的另一場全球競爭

疫苗的另一場全球競爭

2021/04/07

PRINT

新冠病毒

 

       據GVE社長房廣治表示,最初就合作進行試探的是英國阿斯頓大學。英國皇家學會提出了旨在推動疫苗護照、面向各國的指導方針草案「12項評估標準」。阿斯頓大學據此從全世界的企業中選出1家作為技術合作夥伴。

 

       12個項目包括無法篡改、可隨身攜帶記錄、表明對變異病毒的有效性等。正在開發的技術將在完成評估工作之後,在2021年內獲得Ecma的標準認定,到2022年可能被與Ecma展開合作的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認定為國際標準。

 

       上述一系列的行動有主管數位領域的英國中央部門的參與。也就是説,在疫苗開發方面走在前頭的英國為了在疫苗護照方面也掌握主導權,正在以舉國之力採取行動。

 

英國阿斯利康的新冠疫苗(資料圖,reuters)

 

      另一方面,阿斯頓大學和GVE也與日本的相關部門和經濟團體等進行了接觸,但這些部門和團體並未顯示出明顯的興趣。圍繞個人資訊保護和與未接種疫苗者的平等性的問題,存在産生分歧的風險,而且認為「如果疫苗的量産取得進展,疫苗護照本身可能會失去意義」的觀點根深蒂固。

 

      就現實而言,疫苗普及到世界各個角落需要較長時間,在此期間,很可能不斷出現變異病毒。我們今後將在多種變異病毒並存的世界裏生活。如果想要恢復新冠疫情前那樣的經濟活動,不管願意與否,最大限度利用疫苗接種記錄的技術都將變得有必要。

 

      對於保護航空公司等旅遊産業,疫苗護照或許很有效。已接種疫苗者在入境時不需要PCR檢測。如果能夠實現國際航線的飛機內提供座位也無需保持「2米以上」距離等措施,航空公司的搭乘率將提高,機場的工作也有可能較目前有所簡化。

 

      例如在關西國際機場,在新冠疫情以前,來自海外的到達人數達到每天4萬人。目前,檢疫所的PCR檢測能力僅為每日4000人,需要採取對疫苗接種者免除PCR檢測等措施。

 

      日本在奧運會之後,還將於2025年迎來世界博覽會(大阪關西世博會)。雖然是4年之後,但是入境管理時很有可能需要疫苗護照。儘管如此,國際標準可能在沒有體現日本意向的情況下敲定,應該如何看待這種現狀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7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