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擴大低收入者補貼導致的財政赤字也産生了負面作用。因貨幣貶值、進口物價走高以及利率上升而使盈利受到擠壓的企業紛紛轉為守勢,2012年度上半年,設備投資增幅僅為以前的7分之1,製造業的增長率從超過10%急劇下降至0.5%。
「産業振興→投資增長→生産增長」這一産業發展鏈條也已斷裂,這給就業投下影響。
 |
印度總理辛格 |
印度很多市場相關人士如今都對「政策長期不作為」感到憤怒。辛格曾在上世紀90年代以財務部長的身份推進經濟開放政策,但在其第2任期,本應加快刺激經濟的執政黨可能會向迎合大眾的政策傾斜。
辛格在去年秋季之前更換了主要內閣成員。今後將加快改革,例如放寬零售業的外資限制以及在內閣會議上通過《土地徵用法案》等,消費和投資主導的增長復甦將需要3~4年時間。在2014年大選之前,執政黨的政策有可能再次改變,印度國內甚至已經出現儘早進行政權更疊的言論。
GDP位居世界第10位、擁有12億人口的印度是蘊藏著巨大商機的市場,這毫無疑問。政界人物能否以自己的領導能力消除經濟政策失當造成的惡果?全球正在關注印度的變革。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