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市場將大變,日本怎麼辦?
2022/04/06
在這期間,生産頁岩油氣的美國將作為取代俄羅斯的對歐洲供應國,提高存在感,而失去出口目的地的俄羅斯為了國家存續,將向中國和印度出售。能源供應的重組將擴大美歐日和中俄的脫鉤。
美國研究學者丹尼爾·尤金在近著《新版圖:能源、氣候和國家衝突》(the New Map: Energy,Climate and the Clash of Nations)一書中指出,歐洲不斷擴大遍佈成員國各處的管線網,具有在區域內形成天然氣的單一市場、促進擺脫煤炭等去碳化等2個意圖。提高透明性、促進競爭的前提是賣方和買方的關係,也就是市場決定的價格。
比歐洲更加脆弱的日本
天然氣的市場商品化的嘗試還波及亞洲,分割開的歐美亞洲的天然氣市場不斷邁向一體化。但是,在俄烏衝突後,美歐轉為將俄羅斯剔除出能源貿易和國際性的資金結算網。能源加強戰略物資的色彩,不僅是效率性,穩定確保和抵禦地緣政治風險預計將成為國家的重大關切。
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理事長寺澤達也指出,「二戰後世界追求自由貿易,日本也將其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但是,美國前總統川普彰顯經濟安全保障,歐盟以地球環境問題為由,決定引進事實上的關稅等,原則開始瓦解。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為契機,能源貿易的重組將進一步加快脫鉤」。
烏克蘭危機給全球化帶來決定性的一擊。日本應如何應對不斷脫鉤的世界?不容忘記的是,「能源依賴海外的日本是能源安全保障比歐洲更加脆弱的國家」(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理事長寺澤達也)。
3月22日日本關東圈發生電力供不應求之際,上午時段接受國家節電要求的是被視為必要的電力的3分之1。顯示供應充裕度的電力預備率不斷喪失。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發出警報要求節電,但為時已晚,這個問題非同小可。同時,日本政府和國民是否存在能源供應不會中斷這種「麻痹大意」?普丁帶來的意外將迫使日本調整能源戰略。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松尾博文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